第05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郑大自主招生今起报名
农业路大桥昨日正式通车
民办高校试水医疗服务
989个日夜的奋战和收获
“冰雪乐园”全新亮相
西南绕城莲花街收费站 计划6月启用
我市公开征集郑州 大数据形象LOGO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989个日夜的奋战和收获

本报记者 曹婷

新建地下管线多、土方工程量大、原材料供应紧张、大气治理管控严格、铁路范围内征迁工程量巨大、施工需跨越编组站上到场、下发场、机修线等三个战场45条铁路股道……无论是哪一项,目前都是郑州甚至全国同类项目建设没有遇到的难题。

“农业路大桥是我参加工作21年以来,遇到挑战建设难度最大的项目,整个建设过程艰辛也开心。”望着通车的大桥,中铁大桥局农业路快速通道项目经理代建兵笑着说。

农业路高架西起农业路嵩山路互通立交,东邻农业路京广快速互通立交,刚好跨越亚洲最大、最繁忙的货运铁路编组站——郑州北铁路编组站。因此大桥成为全线贯通的关键,也是项目建设的最难点。

代建兵说,我们主要通过技术措施解决困难,比如创新铁路编组站上方施工的新模式保障“边施工、边通车”,采用步履式顶推法施工,顶推最大悬臂跨度为92米,是国内同类型宽幅钢桥顶推的最大跨径;主桥采用独塔等跨半漂浮体系,斜拉索采用平行钢丝斜拉索,斜拉索最大索力承重约900吨,打破国内同类桥梁中斜拉桥索力承载纪录等。

中铁大桥局农业路快速通道项目安全经理刘炯也表示,施工区域均为铁路邻近既有线施工,为确保铁路运行安全和京广立交的互联互通,大家先后共与18个铁路相关部门沟通协调,仅施工方案论证就长达1年之久、十易其稿。

据介绍,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优化施工工艺流程和施工组织安排是成功通车的宝贵经验,面对施工技术标准高、结构精度细、质量要求严、工期紧等情况,全员24小时昼夜施工保工期。“大家在,工人也安心干,所以全员都执行24小时工作制。”中铁大桥局一公司农业路快速通道项目部总经济师樊晨宇介绍。家在郑州的刘炯说:“项目建设时我们全员日夜保工期,那时我一个月回家一两次。”

大桥整个工程从2016年7月15日匝道建设开始,历经989个日夜,在保证安全质量的前提下加快施工进度比既定目标提前实现通车。昨日上午,不少市民得知大桥开通,已经提前驾车在西三环高架东向西方向排队等候,期待见证通车时刻。中铁大桥局的一些建设者,特意驾车在此等候体验通行,也有建设者携家在此拍照留念。11时10分宣布通车后,第一批司机陆续排队通过。

记者在现场看到,大桥路面宽阔平整、标线整齐清晰、安保设施齐全,气势磅礴、雄浑壮丽。一名与大桥同岁的小朋友开心地喊着:“通车了,我爸建的桥通车了。”小朋友的爸爸樊晨宇在一旁用手机记录,并和孩子一起在桥上合影留念。

樊晨宇说:“小孩一出生就跟我们到工地住,现在他只要一听声音就知道哪个机器在工作,比如火车来了,推土机、架子车工作等。孩子马上就过3岁生日了,大桥见证了他的成长,也是我们最宝贵的记忆。”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