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卢文军 通讯员 王高峰 夏俊芳 文/图
“这东西好拾掇!我去年养了100窝,要是能有500窝,就可以月月有两三千元收入……”前两天,在中牟县狼城岗镇北堤村贫困户马瑞江家,说起现在养殖蜗牛的效果时,他和爱人高兴得合不拢嘴。
北堤村是省级贫困村,在市扶贫办驻北堤村第一书记王向平的帮助下,经深入调研与考察,从去年7月起,发展党员代表养殖户5户、贫困户代表养殖户5户,与一公司签订了订单式蜗牛养殖协议。项目采取“公司+农户”,订单式产业发展模式。公司统一供应种牛,全程负责技术指导,最低保底价每公斤8元回收。在技术帮扶方面,公司采取全程技术指导、全过程跟踪保障,从养殖到销售公司负责到底。
养蜗牛收益怎样?王向平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每组种蜗牛1200只,每年产商品蜗牛2000公斤,每公斤蜗牛按12元计算,养殖每组蜗牛每年纯盈利至少2万元。”
据介绍,养殖蜗牛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无污染、易推广的项目,技术门槛也不算高,非常适合无劳动力及不能外出务工的贫困户开展。
与此同时,北堤村还充分发挥村集体用地和扶贫项目的经济效益,打造蒲公英生产、深加工、旅游基地。目前,效益已逐渐显现出来。
狼城岗镇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将围绕北堤村、后史庄村这两个省级贫困村,以两个贫困村拉动5个低收入村的形式,持续发展5个产业项目、重点打造2个产业园区示范基地、逐步推广蜗牛庭院养殖模式,在打造黄河滩区风景游和特色农俗产品乡村游的进程,让更多的贫困户走上致富路,实现脱贫摘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