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栏目记者 禹萌萌 孙蕊:郑州市第七十六中学七年级数学教师 师说:严于己,而后勤于学生。 自从2005年走上岗位,孙蕊在数学教育事业的这片热土上辛勤耕耘十四载,她把严谨的数学逻辑渗透进课堂,与孩子们共同感悟数学的魅力。 “前阵子,我们正在讲自变量与因变量。”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这两个因素,孙蕊向物理老师借来小车下滑实验器材,通过实验,用表格记录数据,让孩子们感受变量之间的关系。实验是动态的,孩子们在实验的过程中,发现了更多变量之间的关系,“让我意想不到的是,有些孩子在观察实验后发现,这个实验中的变量不仅仅是小车下滑的时间和支撑物的高度,还有小车下滑的速度、木板倾斜的角度、木板底端与支撑物之间的距离,还有同学发现了小车对挡板的撞击力也是一个变量……” 课堂上不仅仅有加减与乘除,还有温度与梦想;教学中不仅仅有思路严谨,还有如沐春风。虽是数学老师,她却一点不失文艺情怀,把自己对生活的理解通过数学带给孩子。通过让他们观察表示0.99和1.01的365次方的表格,让孩子们赋予变量实际意义,既是对课堂《用表格表示的变量间关系》知识内容的梳理,也是对情感的升华,从而达到了学数学、用数学、感悟数学的目的。 学生做题时遇到了“弹簧秤”的问题,可他们都没见过,不知道是什么东西。于是,在下课后,孙蕊就带来了借到的实物。枯燥的数学知识在有了她的生活实例转化后便像是涂上了缤纷色彩,让孩子们有了进一步探索的方向。而她,也在与孩子们共同的学习生活中继续感悟数学魅力。 记者手记:采访末尾,同办公室的教师李梅告诉记者,孙蕊经常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讲练结合、学以致用,步步为营、层层递进,一堂堂数学课被她轻松玩转,变得好玩、好学、好理解。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