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封面 4下一版
祭奠,为了更好地前行
市政府常务会议传达学习重要精神
为城市“添绿” 为发展“留白”
做细做实做严 安全生产工作
基础设施补短板 十大领域是重点
21.9万人次! 郑州火车站 日运客创新高
文化牵手经贸 助力中原腾飞
三月三 拜轩辕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郑州着力打造七千里绿道系统——
为城市“添绿” 为发展“留白”
生态廊道串起美丽风景线 本报记者 丁友明 摄
扫二维码看 新媒体报道

经济日报记者 夏先清

编者按 连日来,央媒集中点赞郑州生态廊道建设:3月29日《人民日报》推出“郑州着力推进生态廊道建设”报道;4月1日,《中国青年报》《中国日报》分别刊发“郑州:七千里绿道编织市民‘慢生活’”“郑州生态廊道开启百姓诗意生活 ”文章;昨日,《经济日报》以“郑州着力打造七千里绿道系统”为题,再次聚焦“郑州绿”。本报今日转发《经济日报》文章,敬请关注。

一条条或蜿蜒、或笔直、或环山、或拥水的绿道逐渐成形,诗意的生活让河南郑州离花园城市越来越近。

走完郑州中原西路生态廊道,记者的手机计步软件显示:3个小时、10公里,而这个距离仅为郑州绿道总长的0.3%。鸟语花香、远离马路的林间绿道,让市民感到清新自然、心情愉悦,仿佛城市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郑州市绿化工程管理处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中原西路生态廊道是全市生态廊道的样板段,西起荥阳界,东至西三环,全长约11公里,北侧绿线宽度50米,南侧绿线宽度80至120米。横断面由机动车道路面组成的“灰带”,绿化带和行道树共同构成的“绿带”和3排银杏树组成的景观漫步道组成。

如今,全市的生态廊道已绵延3588公里。在郑州中心城区,一张“两环三十一放射”生态廊道网络已经织就;在城市外围,以“组团发展、廊道相连、生态隔离、宜居田园”为理念,中心城区到县市、乡村,用交通道路相连,两侧建设20至50米的绿化廊道。所有廊道里建设有自行车道、人行步道,配置公交港湾、休闲驿站,以实现“公交进港湾、行走在中间、辅道在两边、休闲在林间”,达到交通、人行、绿化、生态的和谐统一。

数千公里的绿道也改变了市民的出行方式,开车上班的少了,步行上班、骑行上班的多了。记者发现,生态廊道和城市绿道,除了满眼绿意外,还非常“接地气”。很多廊道内配建了公厕、小卖部、运动场、自行车驿站、休闲小广场。居民在绿地内行走,疲惫时可坐下休息,同时可欣赏附近的美景,极大提高了生活的舒适度。(下转四版)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