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母亲进城
秋香逸韵(国画) 张海疆
木格窗棂
隐秘的快乐
临王羲之《孔侍中帖》(书法) 窦效民
爱因斯坦的废纸篓
从四月的树下走过
连 载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连 载

当初宋书恩到初中工作,就是郜副主任帮的忙,这次他表现得更加热心。在招待吴金春的饭桌上,他说:“书恩,当初我让你来初中,就是想让你留在教育上,你虽然没有上过师范院校,却是个有天分的教师,干得非常好,可教办室也保证不了你将来能怎么样,你不是本地人,连个民办教师都给你解决不了,工资又这么低。吴厂长是我的高中同学,我们在一起说到你,他有意让你去厂里,撑起来厂办那一摊,你也能写,能干,起码工资学校就没法比。”

宋书恩一直没多说话,他心里一直很矛盾。此时,他还不了解企业办公室的工作是什么样子,谈不上喜欢不喜欢;他也不知道郜主任的真正意图,究竟是想让他留下,还是想帮助老同学物色人选。对他诱惑最大的,是工资,每月二百元,还管吃管住。

后来,宋书恩从郜主任话里听出了意思,赏识他,想让他留在学校,却解决不了他的后顾之忧(临时代教的前途未卜),恐怕耽误了他。希望他有更好的发展,既帮同学的忙,又帮他的忙。

宋书恩感动地对郜主任说:“郜主任,你对我的好我心里明白,吴厂长能看上我,也是你的介绍,我听你的,你一句话,让我留我就留,让我走我就走。无论走到哪里,我都不会忘记你对我的大恩大德。”

郜主任也很激动,当即就表态:“既然书恩这么说,我就替他做主了,金春,老同学,我忍痛割爱,让书恩跟你走。我先说好,你可得对他重用,我相信书恩他绝对能干好。”

就这样,宋书恩通过自己的努力,再次改变了自己的生活。那时候,一个紧邻县城的乡镇企业办公室主任,对他来说是一份很荣耀的职位——尽管这还不算个什么官。

在厂里,几乎哪里都能看到宋书恩,他成了个大忙人。当然,并没有因为忙影响宋书恩在企业干得得心应手,把办公室主任当得游刃有余。在繁忙的工作之余,除了写点东西,他还报了自学考试。在乡镇企业,他也算一个知识分子,能写文章,举止又温文尔雅,几个创业的厂领导与他一比,显得特老粗。

慢慢的,他赢得了吴金春的信任,开始把接待和联络党政、金融部门等诸多重要的事情交给他。他虽然年轻,却格外沉着冷静,不慌不忙,把事情办得恰到好处,被人冠以“少奸巨猾”——这个评价,不光是贬损他的圆滑,也是对他处事老到的褒奖。

企业工作的繁忙与无序,让宋书恩感到教书生活的闲适与轻松。尽管在学校很清贫,但生活有规律,还有足够的时间读书写作,精神生活一点也不贫乏。

静下心来读书、写作,在企业简直就是奢望。开始,他在睡觉前还能读会书,乃至动手写点小文章。但随着工作越来越忙,睡觉前的读书时间越来越少,有时候翻开书还没看几行,眼睛就涩起来,迷迷糊糊书掉到地上,灯顾不上关就睡着了。太累了,脑力劳动、体力劳动一起上,而且工作时间超长。写东西就更坐不下来了。

在企业,他经常写的就是套话、官话连篇的公文,工作总结、汇报材料、讲话稿,时不时也会给报纸、广播电台写点关于厂里的报道。

一忙起来,他根本顾不上去多想。在办公室,整理材料,处理内务,接听电话,弄得上厕所都是急急匆匆;到了车间、仓库,装卸车靠的是体力,真枪真刀地干,汗流浃背是家常饭,做不得半点假;到了饭桌上,则是说不完的客套话,打不完的酒官司,吃的是公家的,肚子是自己的,眼见着膘情一路飘红,体重大增;去县里、市里办事应该算比较轻松,却又很劳心,甚至还要忍辱负重,也不好对付。

光想着这事干完了就该松口气了,却是一件事接着一件事,很少有消停的时候,连正常的星期天、节假日都没歇过。

城关镇离县城很近,宋书恩有事没事总喜欢到工地找老四,喝酒聊天,不亦乐乎。说起自己当下的生活,宋书恩有些迷茫。

“我就这样干下去吗?什么时候是个头呢?”在企业这样忙碌,最后能有什么样的归宿,宋书恩心里真没底。

“人心不足啊,现在收入高了,忙点就忙点吧,你就别自寻烦恼了。”老四摇摇头说,“别人可都以为你是一步登天了。”

“我是说,我这样干下去,会有结果吗?比如,我的户口能不能转到厂里,我的工作能不能转成正式的,我得有个目标吧。”

“干吧,先解决根本的生计问题,再说未来、前途。”

老四在工地越来越有分量,但很少有人知道,私下里在写作上他一直不懈地下着苦功夫,发表作品对他来说也是家常便饭。工地上几乎没人知道他发表过文章,更鲜有人知他有个杨柳的笔名,但他在县里、市里却是挂上号的才子。

宋书恩内心的焦灼,老四是理解的。一个二十岁出头的年轻人,考大学、参军的出路都被断了,让他有点信念的,也就是这个遥远的文学梦。而企业的忙碌,让他离这个梦越来越远。虽然工资不低,还很风光,但他毕竟还是农民身份,没名没分。

老四如是说:“你以为你到了企业就是下海了?下海是什么?下海是对于公职人员来说的,他们首先有个安全的‘岸’,才有下海这一说。我们有‘岸’吗?没有。就你那临时代教,能算个‘岸’吗?前途渺茫,工资少得可怜,根本就不安全。你去了企业,工资更高了,生活更有保障了,你说哪是‘海’?”

宋书恩仔细一想,老四的话太对了。进企业,对自己来说,是更上一层楼,是更大的天地。

老话说,脸盆里养不了大鲤鱼。自己算大鲤鱼吗?学校是脸盆吗?企业是江河吗?

想来想去,宋书恩就释然了。能有这样一份工作,从社会的最底层,成为一个有头有脸的企业干部,对流落他乡的宋书恩来说,简直有点不可思议。

19

在彩印厂,宋书恩引起了一个姑娘的特别关注,她是财务室的主管会计、厂长吴金春的胞妹吴金玲。她也是个落榜高中生,比他小一岁。宋书恩的出现让她眼前一亮,她自以为是地觉得他们俩十分合适。

吴金玲的模样,算中等靠上,柳眉秀目,唇红齿白,鼻梁挺直,除了鼻子两侧有些不太显眼的黑星,几乎没什么毛病。

吴金玲当然知道宋书恩有个何玉凤,而且还知道他们正处于热恋。但这个农民企业家的妹妹,异乎寻常地自信。她不动声色地开始对宋书恩发起猛攻。

11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