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世界读书日 上一版3  4下一版
用散文诗开出一副心灵处方
新书推荐
升腾与坠落
展开想象的翅膀腾飞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升腾与坠落

♣ 吕静

已功成名就的社会精英白石,某日在自己的新作发布会上,被记者的好奇心打开了尘封已久的往事,开启了他30年前留学日本的一段虐心的记忆……

30年前,不甘平庸的白石携新婚妻子黎丹赴日留学。艰难的日子里,黎丹因无法忍受突降谷底的粗粝生活,而成为他们就读的语言学校事务局老板高木健治的猎物。欲望、虚荣和软弱使同来的一对中国爱侣分崩离析,白石在炼狱般的煎熬中考上早稻田大学的研究生,并赢得了一位日本富家千金的爱情……此后,白石又在打工时无意中卷入黑帮老大与世家恩人之间的残忍争斗。

经历过十八层地狱又重新站起来的白石,有一天突然接到日本警局的电话——已与白石脱离婚姻关系的黎丹因无法忍受高木健治对她精神上的凌虐,绝望中选择与高木同归于尽,幸未殒命,却成痴傻。白石看到已成植物人的黎丹,遥望祖国,念及亲人师友,他做出了带黎丹回国的抉择……

是在仲春,“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的季节,看到黄海碧的长篇小说《巢鸦五丁目》封底的文字,倏地联想起梁羽生的武侠小说《龙虎斗京华》的卷首词:弱水萍飘,莲台叶聚,卅年心事凭谁诉?剑光刀影烛摇红,禅心未许沾泥絮!绛草凝珠,昙花隔雾,江湖儿女缘多误,前尘回首不胜情,龙争虎斗京华暮。

再看印在扉页的作者简介:海碧,本名黄海碧,八尺型男。生于“天地之中”郑州,待卒未知之年。从艺迄今,已四十年耳。孟浪飘萍,初度军中艺旅五载,转身进读深圳大学三秋,又负笈东瀛三春归国。游戏中,忝列国家一级导演。常于行云烟树,或碎星乱野之迷茫中,遥思玄想。纵已霜鬓丛芜,仍怀童稚,醉心艺术梦园,迷途而不知返……彼时,混迹于影、视、剧三坛,羞捧数奖。近年,有《祈祷生命的耳语》《与幽暗约会》《伪文明的抱怨》《守望的尊严和忧伤》散文随笔与艺评赏析文集,陆续面世——看到这里,会心一笑,作为这位“八尺型男”三本文艺批评集和谈艺录的责任编辑,我常常被一些好奇心重的文艺女青(中)年问起海碧是谁。

“海碧”,一个源自唐朝诗人李商隐的“碧海青天夜夜心”的名字,一个独特的符号,呈现着一个独特的人,一个热情、优雅、高贵的人,一个在语言与无语的断裂处思考的智者,一个勤勉的写作人。童年所受的熏陶成为生命的底色,一切仿佛是天生的优雅与高贵,从此成为从内向外渗透的生命气质。即使是在日本留学时经受过地狱般的生活磨砺,也不能损毁他身上的高贵与儒雅。他还兼容了一些不寻常的角色:一个真正的学者,一条通达各方群体的学术纽带,一个善于倾听和解说的心理医生……同时,他以男性特有的宽广视野和文人的敏感与深刻,对感觉、情绪、语言、意义等重大哲学问题作了原创性的思考和表达。

从社会层面上来说,黄海碧是一个特立独行的文化人,他寂寞地穿行于文艺的丛林,孜孜不倦地将自己投入寻觅生命真相的旅途。他既渴望公共生活,又不苟同于世俗的价值取向。《巢鸦五丁目》作为一部文化人写的留学生题材小说,总让我想起《北京人在纽约》,其核心都是大时代背景下年轻人的命运,其中有青春的激情,生命力的张扬,还有如影随形的苦难。而苦难如果不进入表达,不在表达中转化为升腾的精神之翼,便会在俗世的生活中坠落,成为虚无。海碧的小说中,对社会和人性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关注,关注着个人的独特性与真实性,关注着极端的个人生活体验如何转化为意义,关注着个人如何真实地进入历史。

当我们走近海碧,《巢鸦五丁目》成为我们探察他的一个切口。打开这扇门之后,我们将会发现,他和他的小说其实就是一面宽广的镜子,不仅仅映着一个时代的喧哗与骚动,更倒映着在时代的波浪之上我们自身的影像。作为一个镜像,我们将看见我们自身的形象——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存在,但只有从那些独特的镜面之中,我们才真正理解自身的独特。

“写作是什么?它是我们自我救赎的一种形式,为了走出生活的沼泽,为了从语言的覆盖和命运的遗忘中挣扎出每一点生命的可能。”这是海碧写在他的随笔集里的一段话。让我们在文字中读懂海碧,倾听不断坠落与升腾间的心灵语言。我们期待在喧嚣红尘中找到文字与灵魂的连接通道,找回被大工业时代湮没的尊贵与优雅。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