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专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补齐短板 城市公厕大提升
二七区:精准构建产业新版图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产业崛起助推高质量发展的“二七模式”产业体系篇
二七区:精准构建产业新版图
郑投跨境电商产业园
二七新区绿地双塔项目
百年德化历史文化片区效果图
建业足球小镇戏缘大食堂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坚持新发展理念,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其中,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中之重,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

面对国家中心建设的历史机遇,按照“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生态化新城区”的目标,二七区精准产业布局,持续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谋划“错位发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依托马寨产业集聚区、二七新区、二七特色商业区及樱桃沟景区四大板块,重点发展高端商贸、文旅康养、现代制造和科技服务四大主导产业。

马寨产业集聚区:

“园中园”模式彰显星级实力

马寨产业集聚区被称为郑州西向发展的“桥头堡”。多年来,通过大力推进项目建设、实施传统产业提档升级,完善提升公共基础配套,一个工业老镇逐渐发展为产业新城,晋升为全省“二星级”产业集聚区。

“近年来,二七区委创新性确定了马寨产业集聚区‘园中园’发展模式,完全契合省市‘三大改造’区中园建设思路。为此,我们更加坚定地推动‘园中园’发展,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坚持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的转型方向,着力育强特色主导产业集群,推动产业发展向高质量迈进。”郑州马寨产业集聚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王波介绍,集聚区大力实施“1+N”发展战略,依托产业集聚区这一平台,着力培育高端实体经济,确定了跨境电商产业园、数字包装产业园、军民融合产业园、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等多个“园中园”,现代新型产业体系已初具规模。

产业集聚区始终坚持招大引强,着力导入新兴产业,注重引进新技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企业,推进集聚区“二次创业”,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康师傅食品、花花牛乳业、苏宁物流园等一批重点项目已建成达产,新签约引进总投资220亿元的寰海国际综合体、总投资100亿元的海利根国际生态文化城、总投资20亿元的灏宇数字包装产业园。总投资280亿元的14个省市重点项目中,郑投跨境电商产业园、中物军民融合科技园、苏宁物流园二期等一批重点项目已如期开工,名扬窗饰、丰捷科技园等一批项目也将于近期相继开工。

其中,郑投跨境电商产业园是“园中园”建设的代表,该项目综合发挥集聚区区位优势、物流服务优势,建设网上丝绸之路,打造中国(郑州)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示范园区。“我们正在快马加鞭地建设,把这里打造成中部具有活力的科技创新与跨境电商服务中心、河南跨境电商外贸出口新高地、河南跨境贸易产业基地、河南跨境外贸人才基地。建成之后,颐高集团乃至阿里巴巴、亚马逊等知名电商都将在我们二七落户。”马寨产业集聚区郑投跨境电商产业园负责人李海涛说。

二七新区:郑州西南部的兴业新秀

上风上水上二七,宜商宜居宜兴业。作为距离主城区最近的城市新区,二七区项目攻坚的“主战场”,二七新区生态优美、基础完备、交通便利、区位优越,成为了众多名企投资兴业的热土,产业集聚效应日益凸显。

“二七新区的正式谋划要追溯到六七年前,立足区位优势和土地资源日益紧缺的现状,我们按照‘健全招商机制、拓展招商渠道、完善招商体系’的基本思路,坚持协同发展、互补发展、复合发展的理念,采取‘规划选商’‘产业选商’等模式,短短几年时间,取得了喜人的成绩。”二七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张建森介绍,2018年,新区引进投资10亿元以上产业项目7个,计划总投资60亿元。二次招商方面,依托成熟的环境,18年至今引进跨境电商企业17家,企业总部50余家。省市重点项目方面,新区范围内已批省重点项目8个,市重点项目7个。

经过几年的谋划发展,二七新区初步形成了五大产业集群,分别是以河南网商园、中国中部电商港总部基地、时尚产业小镇为代表的大学路南三环电子商务集群;以绿地总部经济双子塔、绿地中心、盛润汇悦城为代表的大学路鼎盛大道总部经济集群;以鑫苑都汇广场、万科荣寓、百荣世贸商城为代表的大学路南四环高端商贸集群;以万科医疗养老产业园、中欧健康产业城为代表的大学路豫一路健康服务项目集群;以华侨城大型文旅综合体、无尽藏文化创意中心、河南郑州国际汽车园为代表的金水河文旅项目集群。在全市组团新区考核中,连续五年荣获“两强新区”称号。

“我们打破传统的‘招商引资=土地+招商优惠政策’旧模式,在新区土地资源日趋紧张的形势下,提升单位土地面积收益。进一步推动‘产业联系’,着力打造新区的总部经济产业链建设。”二七新区招商引资局局长张学权介绍,二七新区实施“产业招商”,利用企业人脉优势,吸引上下游企业配套,形成大企业带动、小企业配套的模式;在招商方式上,加大领导招商、蹲点招商、委托招商、聘人招商、以商招商、网上招商和分队招商力度。

二七特色商业区:老商圈的涅槃重生

一百多年前,在郑州辟为商埠以后,德化步行街开始形成商业雏形,闻名全国的二七商战也使得二七商圈变得愈加繁荣。但随着时间推进,二七商圈陈旧的业态和发展模式已不适应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洪流。经过精确定位、谋篇布局,二七特色商业区走上了以高端商贸服务业和文化产业作为主导产业的发展之路,老牌商圈如“凤凰涅槃”,实现了华丽转身。

“产业发展要与郑州中心城市建设进程相匹配。目前,园区有华润万象城、北京华联等10余家高端购物中心,引进了苹果、海尔等国际、国内著名品牌500多个,区域内服务业年销售额达到千亿元;豫港大厦、汇港新城、铭都国际等20幢商务楼宇,吸引了三菱电梯、民生证券等550家总部企业入驻……”二七区特色商业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党工委副书记马遂鑫如数家珍。连续5年,特色商业区在河南省176个服务业两区综合排序中位列前四名,获“河南省十强服务业两区”称号。2018年,商业区实现增加值41亿元、营业收入227.57亿元,入驻企业897家;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2亿元,同比增长64.16%;实际利用省外资金39.4亿元,同比增长54.09%。

在产业定位上,园区重点规划建设东侧文旅体验区、西侧站前商务区、南侧智慧商贸区和北侧高端商贸区四大产业功能区,重点构建以商业服务业为龙头产业,以文化产业、旅游产业为特色产业的“1+2”产业发展体系,促进文、商、旅、创融合发展,打造中国中心城市会客厅。

“下一步,二七特色商业区将重点打造德化产业IP,把传统的零售、餐饮、娱乐业态与新兴的文化、旅游、科技、创新业态混搭融合,形成独具德化特色的产业IP品牌,实现传统业态的升级”。马遂鑫说。

樱桃沟景区:沟壑里生出“金娃娃”

秀丽的风景、唯美的沟壑、晶莹剔透的樱桃,是樱桃沟景区独特的标签。这里拥有30里樱桃沟、10万亩生态涵养林、近6000亩尖岗水库水面。“以樱桃种植为主要营收的粗放模式早已成为历史,现在,我们依托天然生态资源禀赋,致力于发展文旅康养、文化创意、电子商务等产业。”樱桃沟景区管委会党工委书记徐建介绍。

作为文旅康养产业示范性项目,每逢饭点,位于足球小镇的建业戏缘大食堂的戏台都是好戏连台,置身古色古香的长安古寨,游客们大快朵颐的同时,还能体验传统文化。建业足球小镇项目总经理刘堉说:“建业足球小镇项目是全域旅游之体育、文化旅游转型升级示范项目,致力于打造以足球运动和文化体验为核心的全国首创运动美学小镇。”

自被授予中国乡村创客旅游示范基地以来,樱桃沟景区管委会高标准打造樱桃沟“文创村”。自2015年开始,樱桃沟景区先后投入约三千万元打造艺术乡村、彩色小镇,邀请大批艺术家入驻进行艺术创作,使樱桃沟成为民间艺术家产生和孵化的摇篮。目前,樱桃沟“文创村”以“一堂、一园、一村”三大创意主体为龙头的特色创意产业,各门类艺术团队50余个实现常态化进驻。2015年至2018年,游客接待量从119.9万人攀升至171.28万人,旅游收入从3921.21万元增长至6665.54万元。

2018年,阿里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淘宝村研究报告显示,河南淘宝村数量有50个,郑州市有15个村上榜,二七区有3个,全在樱桃沟景区。樱桃沟景区的电子商务产品以文化创意、旅游产品为主,包括油画、根雕、创意布袋、石艺盆景、非遗产品等。樱桃沟村党支部书记张金岭说,形成“淘宝村”之后,也为农村妇女提供了大量的非固定时间的就业岗位,农民收入、素质均有了很大提升。 刘伟平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