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郑州教育 上一版3  4下一版
高效复习有方法(上)
“小升初”细则请收藏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备战2019年中考·名师授锦囊
高效复习有方法(上)
老师课后教研
课上互动

本报记者 李 杨 禹萌萌 整理

距离2019年中考还剩不到一个月时间,如何抓紧最后的时间有效开展复习?本报特邀请我市经验丰富的初中教师,就各科考试变化、复习策略进行解析,希望可以帮助同学们在有限的时间里有的放矢,事半功倍,提高考前复习效果和效率。

重点梳理 有的放矢 郑州市第十九中学 张秋华

语文

虽说语文“厚积而薄发”,短期学习不如长期积累有效,但所谓“临阵磨枪,不快也光”,只要复习策略运用得当,语文学科依然可以提分不少。

首先,要明确目标,务求落实,争取不留盲点。认真解读《考试说明》,强化目标意识,每年的语文《考试说明》是中考命题的直接依据,为了不走弯路,提高复习的效率,同学们要在老师的引导下,认真学习《考试说明》中所列考项,明确目标,逐项对照,务求落实,不留盲点。

经过前面两个月的系统复习和专题复习之后,同学们对中考语文的要求、题型都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最后一个月的复习可以做一些模拟试题,并且要掌握好做题的时间。一定要养成认真审题的好习惯,抓准题眼、抓住关键词句,再作答。书写也应重视,若平时书写潦草,则会在积累中出现错别字,在写作中丢掉书写分。俗话说:“习惯成自然”,若平时不能养成良好的阅读和书写的习惯,考试时就会出现一些不必要的丢分。

在最后一个月中,同学们要针对自己在语文学习中还存在的问题进行复习,建立问题档案,反复思考研读,要注意运用不同颜色的笔对做过的习题进行圈点批注,加强对做题后的反思,对典型习题做好归档工作,并舍得花时间再次钻研历年中考试题,领会其命题方式和答题思路技巧。

作文虽然需要平时的积累,但它作为考题的一部分,还是有一定技巧可言的。首先,在复习时要了解中考作文的评分标准,对照自己的作文情况,找出差距和需要注意、改进的地方,做到有的放矢。其次,有针对性地进行作文实战演习,在具体写作中看自己存在的问题,不断改进。再次,注意发挥自己的优势。考生尽可能根据自己的特长、优势选择好写作角度,确定好文体,或写记叙文,或写议论文,或写散文等。最后依然要坚持多读书看报,开拓自己视野、了解时代信息、把握时代脉搏,并学习别人的语言风格、章法技巧,为写作积累素材,补充新鲜血液。

在最后阶段的复习中,首先要将课标规定的16篇文言文和34首古诗再系统复习一遍。其次,整理自己前一阶段复习中诊断的问题以及解決问题的注意事项。另外,整理归类自己练习过的作文,可以按内容归类,同时举一反三,一个题材可以适用于不同的话题。

掌握技巧 勤思多练 郑州市第五中学 王耸

数学

在最后的中招冲刺中,数学复习主要从基础知识与方法的梳理和针对性训练两方面进行。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对常用知识与方法及其形成过程充分理解,对具体题型和知识的分析、练习,而非死记硬背,或是盲目地套题训练。

要达到以上的复习目的,首先要对近期做过的套卷练习,尤其是郑州市适应性测试的试卷,逐题进行得分情况分析,包括是否会做与是否得分两方面,优先找出会做但有失分的题目,再把其他失分的题目和虽然得分但并不理解的题目进行梳理与归类,最终形成一份清晰的得失分分析报告,以实现个性化的复习备考。

然后,针对以上分析制定针对性训练计划。训练计划强调归类式题组训练,比如求阴影部分面积问题,可以连续做批量试题,但是要选择与中考难度和命题接近的。完成一个题型的训练后,要总结这类题目常见设问方式和常用结题方法,形成一套自己特有的有效方法。

在这两步的基础上形成一个“周复习循环”:套卷训练—分析得失分题目—选定提升题目—进行题组训练—套卷训练。进行循环性、针对性训练,学会学习和分析知识与题型的缺陷,形成自己的一套提分方法与策略,切忌人云亦云的备考。

最后,要保证经常性的限时训练。限时训练是目前必要的方法,可以把数学试卷分为三个模块:选填(45分)、16~21(54分)、22~23(21分),给每一个模块定一个近期目标,每一次训练都要进行评估,完成成绩的自我判定,分析与目标之间的差距,确定短期内补救的方案。一般情况下,2~3天可以完成一份套题训练。同时,也要注意适当的取舍,一些毫无思路和办法的问题可以先放弃。也要学会与老师和同学间交流,尝试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强化一题多解与多解归一的方法思考,形成适合自己的结题技巧。

强化阅读 注意积累 郑州市第四十七中学 杨改红

英语

中考英语的备考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重视《说明与检测》的使用。《说明与检测》对中招英语考试考察的内容、要求等都做了详细而精确的解释。在考前一个月的关键时刻,学生应认真研读此书,找到复习和练习的侧重点,把握备考方向。

其次,要重视并坚持阅读,夯实输入。坚持阅读的好习惯,最好的复习是不断地使用英语,使用就得做题,做题就是在听、说、读、写中使用英语。应该把主要的时间用在阅读、写作的练习上,即应用语言上,尤其要加大和突出阅读的训练。语言的学习离不开语感,语感的培养在于每日量化积累。此阶段如果只一味训练而不读,无疑是治标不治本。考生可以读单词、语句,也可以读课文,或者读经典范文等。坚持词不离句,句不离篇,才能不断加强语言基本功。

再次,要恰当练习,查漏补缺。练习要有适当的难度,这里所讲的难度,即指中考时一向有难度的题型,如完型填空、阅读理解中的最佳标题、还原句子等阅读,也指由于自身的短板而形成的难题。针对有难度的题型,集中时间集中火力解决一定能起到效果。面对自己的错题,能够做到同样的错误不犯第二次的最佳途径就是反思。无论是错在做题方法,还是知识缺陷,抑或是思维逻辑,反思的深度决定了成功的高度。错题也正体现了盲点,而盲点只有通过反思巩固才能扎实掌握。

最后,要做到灵活应试,心中有数。英语是“基础+能力”的综合学科,学生应该熟练掌握各类题型的解题思路和答题技巧,形成思路开阔、灵活机敏、轻松迎战的应试能力。考生拿到考卷后,应按题目顺序答题,避免因跳答而出现遗漏。做每一道题时都要认真审题,抓住答题关键词,注意试卷上的插图,甚至每一个标点符号。建议学生在试卷的每一道题上都划出关键词和线索句,从而降低失误率。然后在时间把控上,可以尝试“只做一遍,一遍做对”的策略。

不管中考试题难还是简单,同学们都要保持一颗平常心,按部就班地去阅读每一篇文章、每一个题目,注重过程,才能发挥出自己最好的水平,才能在中考英语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