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县区新闻 | 上一版3 4下一版 |
|
||||||||||||||||||
|
||||
本报记者 李晓光 通讯员 宋跃伟 李妍 “咦,你们来了,快坐下,听会儿戏,中午回咱家吃擀面条。” 上周末,登封市委宣传部的全体干部职工到石道乡西窑村开展帮扶工作,刚一下车,就被围坐在党群服务中心观看“党建领航·推进精准扶贫”文艺汇演的村民迎了上来,热情招呼。 谢绝了村民们的好意,明确了当日的重点帮扶任务后,帮扶人员纷纷到各自分包家庭开展政策宣传、情况核查、环境整治等工作。 石道乡西窑村下辖6个自然村,7个村民组,现有人口333户1595人。村里没有集体经济,村民主要以种养殖、外出务工为主要经济来源,属省级贫困村。2015年脱贫攻坚战打响后,市委宣传部选派精干力量组建扶贫工作队,根据西窑村特色,制定了精准的帮扶计划,拓展了一条以“精神扶贫”为引领、志智双扶推进精准扶贫的路子,使西窑村于2016年成功退出贫困村行列。如今,村里道宽路明、处处鸟语花香,干群精神风貌焕然一新、干劲儿十足,村里的63户293人也已全部脱贫,西窑成为远近闻名的“脱贫攻坚红旗村”。 “俺村能有这么大的变化多亏了俺们的‘亲人’——宣传部的这些兄弟姐妹们,他们没架子、接地气,与村民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帮我们村找项目、扩路子、带致富,走村入户看到群众在干活就俯下身子去帮忙,村民们都说他们不像干部,更像亲人。”西窑村村支书曹兰英指着不远处正在建设的牛羊肉加工厂说,宣传部工作队深入了解村里的情况后,利用回族牛羊肉养殖、加工这一传统优势,与村两委共同研究确定了牛羊肉深加工的发展路子,申请上级扶持资金147万元,建设了这个牛羊肉扶贫车间,马上就要建成了,投用后每年将为西窑村带来近10万元的集体经济收入。 除了牛羊肉加工厂,驻村工作队还以乡风文明村创建为抓手,提升村级党建宣传阵地建设,投资8万元新建了村史文化墙、乡风文明宣传专栏,扮靓了村庄街头巷尾。同时,以“党建领航·‘六村’联创”活动为抓手,加强教育引导,组织开展扶贫政策宣讲活动,通过定期开办“农民课堂”,使宣传部机关干部与西窑村贫困户共同学习党的政策,坚定脱贫信心。策划开展了“精准扶贫我来了”系列活动,组织剧团文艺小分队等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提振群众士气,鼓舞斗志。 “自从俺村来了扶贫工作队,我这腰包是一天比一天鼓,生活条件是一年比一年好,幸福感也是跟着往上升,他们就像我们的‘亲人’一样。”提起扶贫工作队,村民郭立一个劲儿地夸赞。 |
3上一篇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