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文体新闻 | 上一版3 4下一版 |
|
||||||||||||||||||
|
|||||||||
当嘹亮的豫酒振兴号角吹响时,滋润黄河两岸长达7000年的仰韶文化迎来大时代的新一缕曙光。 欣逢盛世,文以纪志。《士说仰韶》瞩目于社会贤达、名流、学者、作家、艺术家等,以“说”的方式、以各自的视角解读仰韶文化之于时代的伟大意义。 为中国酒业引领世界消费而持续精进,使仰韶文化成为影响人类的伟大智慧。 本期嘉宾: 郑志刚 南京大学考古学博士,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国家二级美术师,中国汉画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河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 2017夏天,仰韶酒业在全省范围内举行了一次诗歌会活动,活动期间,诗友们访问仰韶博物馆、瞻仰秦赵会盟台,登韶山、望崤函,陶香诗意一室春风。 这次活动的推进环节中,郑志刚功不可没——当时出面邀请了河南诗歌学会及《中州诗刊》的负责人,以其专业度和权威性,交流作品、点拨提高,增添了与会者的荣誉感和幸福指数。 作为兼攻书画的考古学者,仰韶彩陶给予这位青年才俊丰富的灵感和想象力。他多次就近考察家乡武陟县城的东石寺村和赵庄两处仰韶遗址,更有意味的是,他家就在沁河南岸的西陶镇,依河而居,抟土制陶,他很容易就在那些夹砂灰陶釜、方格纹灰陶罐等陶器中思接千古,纵横创意。 郑志刚说,“先民在黄河岸边渔猎生息,泥土制作的容器用来盛装粮食和器物。但是一遇暴雨就被冲毁,然后重做,又被破坏。当一场偶然的雷电大火袭来的时候,在各种恐惧与痛惜之后,人们惊奇地发现,泥土因火成陶,成了可以长期使用的实用性工具。也是从这里开始,人们认识到过火后的食品尤其肉类,有不同于以前的芳香。” “如果根据彩陶的史前年表,仰韶彩陶发展的匠人精神应该以如来佛掌下的五百年为单位计算。从西山、青台、大汶口、半坡、马家窑、屈家岭等不同区域、不同时期的彩陶来看,其间已蕴含天象、地理、数理、宗教、自然、植物……” 学者王仁湘说,史前彩陶“论技法之精与影响之大,当推庙底沟文化彩陶……仅由装饰艺术的角度而论,庙底沟文化彩陶应当是史前艺术发展的第一个高峰”。 郑志刚延展这个观点,他认为,今天的服装、装饰、设计、园林、家具、舞美、民俗制品……林林总总、方方面面的审美,大部分都能从彩陶中找到原始印记。 ………… 2018年4月14日,国内300余位艺术家的1100幅作品在凤凰古城参与《凤凰艺术系列展——国家展》,画作涵盖了国画、油画、版画、雕塑等艺术门类。这次展出的分标题为“跨文化视野中的意大利当代艺术展中国艺术家平行展”,是中意两国艺术家重要的交流活动。策展人称,参展作品中既有对当代艺术创作的思考,也有对传统山水当代化演进的探索;有南方艺术家的精彩演绎,也有北方艺术家的个性表达。 郑志刚无疑是具有浓郁个性化表达理念的艺术家之一。他这次受邀参展了《唐兀之梦》《无恙》《麻夷非是》《西壁》四幅作品。在貌似夸张、怪诞、无序中隐含着今古、律动、智慧。 以《麻夷非是》为例(见附图)。它营造了一种攒集史前刻划符号、岩画及东周时期墨笔盟书的“复古”氛围。“麻夷非是”系古文字学中盟国缔约落款的固定语言,大约相当于现代的“立此存照”“各执一份”。画面上的四个动物牛、羊、猪、鹿,来自中国史前岩画,遍布画面的史前刻划符号及文字,全部采撷于仰韶彩陶。这种将考古学、古文字学、美术学等领域的养分,汲纳抟糅而入写意水墨创作中的方法,或可成为特立独行的郑氏路径。 翰墨传千古,慷慨接大荒。史前彩陶的滋养涓涓潺潺,空谷回响。 王见宾 |
3上一篇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