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文体新闻 上一版3
欧冠:利物浦击败热刺夺冠
豫剧《重渡沟》 获“文华大奖”
足球天才少年计划在郑签约 16名优秀苗子将赴德深造
建业主场遭遇惨败
《花儿与歌声》不该被埋没
业余网球高手绿城争霸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花儿与歌声》不该被埋没

本报记者 杨丽萍 文/图

刚刚过去的“六一”儿童节时值周末,国内电影市场趁势上扬,“大怪兽”《哥斯拉2:怪兽之王》凭借单日2.1亿多票房一骑绝尘,《哆啦A梦:大雄的月球探险记》《阿拉丁》《潜艇总动员:外星宝贝计划》等各类儿童电影也均取得不俗票房成绩。值得一提的是,国内首部现实主义儿童音乐电影《花儿与歌声》凭借独特类型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作为一部为孩子们量身打造的暖心电影,其选择在这个专属于孩子的档期直面国内外“大IP”、大制作、大流量同类儿童电影,可谓是诚意满满。

让善良与美好传播得更远

《花儿与歌声》改编自河南儿童文学作家孟宪明同名小说,原作是一部描写当下乡村少年儿童校园生活的长篇小说,书中既有对默默扎根基层的教育工作者、对留守儿童和乡村教师之间真挚情意的礼赞,也有对当下乡村教育状况的真切观察和思考。

该书出版后,郑州日报曾对其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宣传与报道,不仅刊发了书籍出版消息、作者孟宪明专访、知名评论家书评等,《郑风》版还于5月15日至9月6日对《花儿与歌声》进行了长达4个月、共计45期的连载,将书中的善良、宽容、正直、乐观等美好情愫传播得更远,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谈及此次将小说电影化的改编过程及对电影的期待,孟宪明百感交集:“《花儿与歌声》这本书我写了8年,电影版《花儿与歌声》选择了小说中最精彩的一部分改编。”孟宪明透露,为表现农村留守儿童真实的生存状态,他曾无数次走访乡村学校、留守儿童家庭,孩子们单薄的身影、渴望的眼神、质朴的情感,让他的心也跟着柔软起来。“我希望大家都能来观看这部电影,我觉得它能唤起人们的干劲,能让我们更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对于孩子来说,它会像一面镜子一样,让孩子换个角度认知自己。”孟宪明说。

为全国儿童献上一份特别礼物

电影《花儿与歌声》根据国家“十三五”重点图书规划项目的优秀文学作品、2017年获中宣部第十四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同名小说改编,并被列为河南省委宣传部2018年“中原文艺精品工程”重点影片。

影片讲述了盲女心明(魏歆惠饰)与哥哥范大强(刘晨毅饰)回到乡村后显得格格不入,惊恐无助的她不敢穿新衣服,唯恐再次被亲人抛弃,稚嫩的童语中透露出一颗伤痕累累的童心。在此基础上,留守在乡村的孩子们天真的疑问“爸爸为什么要去这么远的地方挣钱啊?”,以及看似成熟坚强的大强一句“爸爸,你快回来吧”更是直击心灵,展现了孩子们每一次从希冀开始到思念结束,无数次的等待与失望,将留守儿童对父母的心酸等待一语道破,引无数网友泪目。

影片共有52位小演员参演,在拍摄地河南新县40多摄氏度的三伏天里,这些来自城市的孩子,或淘气顽皮,或安静温和,或活泼开朗,但他们都在坚持中成长,在历练中进步,为全国的孩子们献上了一份特别的儿童节礼物。

让更多人关注留守儿童的成长

在日前举办的首映礼上,导演蕾子及刘晨毅、魏歆惠等几位小主演悉数到场,谈及此次影片的创作理念时,蕾子坦言影片的拍摄初衷,只为让孩子们看到真正有意义的现实主义儿童电影。

“从职业的角度来讲,我其实有很多拍摄方向,但当成为一名母亲后,我希望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围绕‘孩子的成长’这一主题进行创作,《花儿与歌声》是在此创作方向上的第一部院线电影。”蕾子说,在拍摄过程中,她们放弃了悲情、煽情的设计,希望赋予影片更多生命力,让它的主题回归童年,带我们重新回归童年的快乐。”

“以前很多关注留守儿童的电影都是‘举重若重’,但是我们用了举重若轻的方法来表现这一主题,留守儿童从广义上来讲是指在成长关键期缺失父母陪伴的孩子,但现在很多城市的孩子他们的父母忙于工作,每天陪伴他们的时间不会超过一个小时,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些也算是留守儿童。”蕾子期望这部电影能让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留守儿童的生活,家长们能够给予孩子们更多的陪伴。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