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06版:综合新闻 | 上一版3 4下一版 | ![]() |
|
||||||||||||||||||||
|
||||
液晶玻璃基板是光电显示面板的核心部件,手机、电脑、电视机等这些大大小小设备的屏幕都离不开液晶板。 郑州旭飞公司通过自主创新,打破了液晶玻璃基板长期以来被外国企业高度垄断的局面,实现了液晶玻璃板国产化的生产与销售。郭强彬作为旭飞公司一名钳工高级技师,也伴随着液晶基板的开发,展开了他的创新之路。 2010年,郭强彬进入郑州旭飞公司任机械担当。当时旭飞公司还在投产初期,国内关于液晶玻璃基板制作的相关经验几乎为零。郭强彬每天都在生产线上待着,随身携带笔记本,工作中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就记下来,下班窝在技术室攻关,几年下来,已经记录了二三十个本子。 有一次,一个重达150多斤的搅拌棒断裂掉在只有0.5毫米厚、价值亿元的铂金通道中,那是整个生产线温度最高的地方,玻璃液温度达1600多摄氏度,生产被迫中止,每天仅动能费用就在10万元以上。由于这条生产线属于国内第一,国内外尚无此类维修方案,就在专家们束手无策时,郭强彬主动提出了维修方案,设计制作专用组合工具,并亲自实施,最终成功将搅拌棒吊了起来。又薄又软的铂金通道未受丝毫损伤,既解决了产线停产问题,还节约了请国外专家的费用至少200万元。 “我当时操作的时候也没有想到温度那么高,1000多摄氏度的高温下,即使穿着防护服也难以忍受,像是中暑了一样,大脑一片空白。”郭强彬说,“唯一靠的就是一股信念,强迫自己厘清思路,知道下一步要做什么。” 此后,郭强彬越战越勇,他带领技术人员冒着1200摄氏度高温,成功完成0.5毫米厚度的加热瓦更换,克服了原产线加热瓦安装后不可逆操作维修的历史;实现了前后、上下和左右空间的立体移载装卸功能,加快了液晶高温设备的生产换型速度,促进了作业安全和效率,每年可创效48万元以上,目前已应用于集团各产线。 郭强彬勤于学习,善于从实践中发明创造,并注重成果转化。截至目前,郭强彬共获得国家专利21项,创效益1141.74万元。 由于业绩突出,郭强彬先后获得郑州市五一劳动奖章、郑州市技术状元、河南省百项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郑州市高技能人才、郑州大工匠等荣誉称号。 本报记者 王红 |
3上一篇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