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郑州教育 上一版3
用“善”为心灵打底
镜观教育
拼搏+汗水 成就最棒的自己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用“善”为心灵打底
郑州航空港区“上善共生”德育建设硕果满枝
小小戏曲家展风姿
领航学校的机器人社团
▶荷园幼儿园的老师耐心为孩子讲解作品的制作原理
◀郑州市一二二中学的学生现场作画
▶欣赏剪纸艺术

本报记者 周 娟

学校不仅是传授知识的场所,也是教育学生如何做人、如何成材的地方。为引领青少年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通过自身实践、专家引领、科学论证,凝练出“上善共生”的德育理念,全区的德育探索从“善”寻根,围绕“立德树人,上善共生”的德育主题,坚定“文化自信”,致力培养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在上周举行的郑州航空港区首届“立德树人,上善共生”区域德育品牌建设论坛暨德育成果发布会上,该区生动诠释了如何将德育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让学生带着童趣、天真与好奇,在潜移默化中拓展能力,增长智慧,在环境润泽中洗涤心灵,陶冶情操,收获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行为习惯,真正“学会做人”。

上善共生 以德育人

郑州航空港区首届“立德树人,上善共生”区域德育品牌建设论坛暨德育成果发布会,立足全区德育实践,紧扣“立德树人,上善共生,做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这一德育话题,从区域角度围绕“理念、课程、策略”三大关键词展开了积极深入并卓有成效的探讨,发布了区域德育建设相关成果。

“校长论坛”上,众多校(园)长分享了各自的德育理念。

航南幼儿园园长朱丽霞从学校课程背景、课程愿景、目标体系、课程板块及实施架构等方面发言,力求为孩子扣正第一粒扣子,为孩子的终身成长与发展扎根。

“教育即德育,我们一直在路上。”航空港区实验小学南校区校长张南方说,学校在建校之初,就以梦想为扣子,通过寻“扣”、扣“扣”、“扣”问,引出学校德育课程体系,提出润心德育理念,描述“润娃”形象,明确学校德育工作“汲善润娃”的核心方向。

感恩生命、感恩自然、感恩科技、感恩社会、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祖国……航空港区第二小学校长杨新超说,该校打造彬彬有礼、热爱生活、热爱祖国三个层面的感恩课程,围绕十二个感恩主题,依托丰富的实践活动,致力于培养阳光乐善的“恩孝少年”。“恩孝少年”德育体系已作为课题申报省级立项。

吕槐小学德育主任郑小芳从课程架构、实施、评价、针对性内容等方面介绍了学校的德育研究活动;太湖路小学德育主任张晓燕分享“善待自然”的教育理念;郑州一中国际航空港实验学校教师黄鹏达以《大善大美,共生成长》为题,从“善待”入手,分享如何善待新人、善待家人、善待学生、善待同仁、善待自己……在“德育主任论坛”“班主任论坛”分会场上,各校德育主任、老师也纷纷从课程架构、实施、评价、针对性内容等方面展开了热烈的分享和交流。

“以全区域名义开展教育系统内的德育论坛研讨具有创新性,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让大家进一步明确德育是什么,怎样做好德育。”郑州航空港区基础教研室主任海国忠说。

潜移默化 根植内心

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在港区,众多学校借助多元社团和活动,帮助孩子“立言”“立行”“立志”“立德”。室内,德育品牌建设论坛进行得如火如荼,室外,领航学校操场上,港区8个局直学校,11个中心校的各中小学校呈上的区域德育品牌建设成果展也是精彩纷呈,惊喜不断。

航空港区荷园幼儿园用废纸板、旧锅具创作的作品生动有趣,吸引了现场不少目光。该园以“生命教育”和“艺术教育”为特色,在幼儿生活的每一个环节浸润德育,借助礼仪小标兵、戏剧表演、画展、自理能力大赛等活动,引领孩子切身体验,自主感受,关注孩子的习惯养成、品格修养、身心健康等各个方面。

用蜡染技艺书写甲骨文,用纽扣画绘制古诗,航南中心校展区前,孩子们的精湛技艺不时引来阵阵点赞声。该校社团类德育课程根植于“美丽中国”的深厚土壤,从“自然与地理”“民居与建筑”“民俗与美食”“文化与艺术”“工艺与传承”“阅读与绘本”“童心与成长”“民族与服饰”八个方面,引领学生体会中国各种文化的博大精深。一方面使课程系统化,另一方面,让孩子们懂得传承。

泥塑、刺绣、板画、趣园剪影、泥泥狗、纽扣画、植物花艺、小麦花束……走进航空港区八千中心校展区,仿佛穿越到另一个时代。展区一角,君赵小学的小小解说员正在绘声绘色地介绍学生创作的剪纸、板画等作品,据悉,该校打造的校园民俗体验博物馆涵盖乡史、乡土、乡居、乡味、乡韵、乡情、乡音、马厩八个不同主题的展馆,承载着优秀传统的民族文化,而依托趣园和农耕园的开发,学校更构建起富有特色的课程体系。

绿苑幼儿园的扎染服装秀创意十足;吕坡幼儿园的“戏曲广播操”舒展而优美;航南幼儿园的建筑模型渗透了绿色环保的理念;实验小学的二十四节气画古朴典雅,十二生肖雕刻画惟妙惟肖;领航学校水粉画、纸浆画、机器人展览台、3D打印、管乐表演,将学校 “和润心,悦成长”的德育教育理念展现得淋漓尽致……

在港区,各校充分挖掘生活中蕴藏着的教育资源,带学生在生活实践中认识社会,体验人生,真正实现了“活动中育德,生活中育人”。

见微知著 润物无声

在郑州市第一二一中学,借助丰富活动让教师感受到爱和善的温情,更好地向学生传递“向上向善”的能量;发掘学生才能,帮助孩子找到“向上”原动力,朗诵比赛、书法比赛、三十公里远足、话剧表演……在活动的过程中育人,在他们心灵深处种下“爱”和“善”的种子。正如该校校长左治伟所说,希望每个走出校门,走向社会的学生,都一定是一个充满善意的人。

时时是德育空间,人人是德育工作者,处处是德育阵地。郑州市第一二二中学则通过学科教学渗透德育内容,以养成教育为重点,以科技为引领,以节日活动和系列教育为途径,培养有道德、会生活、爱学习、有担当的人。该校校长张军强说,就像学校打造的特色“模拟法庭”社团,不仅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让学生在实践中增强学法、守法、用法、护法的自觉性,更锻炼了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和综合实践能力。

学校德育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在港区,正是一个个以小求实的实践,让德育和学生的生活经验对接;一位位以小求精的教育人,俯下身去体察学情,把德育做深做透,为每一名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论坛上,全国基础教育德育专家,我市相关负责人和全国知名高校的一线专家校长与郑州航空港区的校长、园长、德育主任及辅导员和老师积极互动,通过主旨报告、平行分论坛、学术沙龙、自由讨论等形式,对郑州航空港区德育做了立体探讨,从理念、目标、课程、实施、策略、评价等方面提出观点、明确方向、找准方法,形成一系列成果,为未来郑州航空港区德育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和经验借鉴。这既是理念确认统一意志的论证会,也是展示港区教育人教育智慧的现场会,还是专家学者交流碰撞的学术研讨会,凸显港区“全员德育”“立体德育”的架构思路。

“郑州航空港区以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根本任务,力求在向上向善中实现教育的共生。”郑州航空港区文教卫体局教育处处长张秀芬表示,港区将继续明确德育教育目标,通过包容合作、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方式,让每一个春蕾在这里美丽绽放。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