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航空港区今年第一座 220千伏变电站投运
“小升初”跨区报名今日启动
我省又有三所高校 公布招生计划
我市120急救站再添新军
“小升初”民办初中开始报名
暑运期间 学生可用APP定制公交
南京大学将增加在我省 贫困专项计划数量
从考古角度说仰韶彩陶与黄帝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士 说 仰 韶 向世界传播仰韶
从考古角度说仰韶彩陶与黄帝

当嘹亮的豫酒振兴号角吹响时,滋润黄河两岸长达7000年的仰韶文化迎来大时代的新一缕曙光。

欣逢盛世,文以纪志。《士说仰韶》瞩目于社会贤达、名流、学者、作家、艺术家等,以“说”的方式、以各自的视角解读仰韶文化之于时代的伟大意义。

为中国酒业引领世界消费而持续精进,使仰韶文化成为影响人类的伟大智慧。

本期嘉宾:

潘伟斌

著名考古学家,河南省政协委员,现为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考古领队,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理事,河南三国文化研究会理事,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公共考古论坛主讲嘉宾、中央电视台探索与发现、美国AETN历史频道《文明的对话》、日本NHK电视台《古代中国文明》纪录片学术顾问,《中原文化大典·陵寝墓葬卷》副主编。安阳西高穴曹魏高陵和安阳固岸北朝墓地考古队领队、队长,魏武帝曹操高陵的发现者。

潘伟斌身形魁伟壮硕,孔武有力,然而又心细如发,探微通幽。非工作时间,也能和朋友们执杯痛饮。十多年来,他的名字一直和曹操高陵的发掘密切相联。散见于各种报章中表述曹操高陵发掘的资料中,其考古学家的肖像被一再使用。

从发布论文期待有关方面重视,到直接率队发掘,再到成功面世,发掘者获取了巨大的事业成就——安阳曹操高陵项目先后被评为2009年中国考古六大新发现、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河南五大考古新发现。

不可否认,历史人物的地位增添了考古学家的身价。然而,对于长期从事田野考古发掘与研究工作的潘伟斌而言,类似的发现远非孤案——其领衔主持的安阳县安丰乡固岸北朝墓地发掘项目,被评为2006年全国重要考古新发现、200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在表达“十大考古新发现”时,潘伟斌加重语气。详细问之,知道自1990年开始,国家文物局每年会从数万例考古发掘项目中,根据各项指标评出“十大”。“对考古者来说,一般情况下,能被提名为候选,已经值得骄傲了!”

谈到考古的辛劳与收获,他讲了一个故事,“西北大学的一个同学,到渑池仰韶村参加考古发掘,一住几年,当时还有人不解,读几年书又到村里工作,这和不读书有什么区别?但是考古人心中有把尺子,考古是什么,考古是印证古代历史传说和文献记载的重要依据,这里有人生信念和使命感……幸福的是,我那个同学在仰韶村恋上了村里的姑娘,冲破阻力,两人最终走到了一起,这是除考古收获之外的另一个重要成果”。

从高陵到仰韶,就这样没有痕迹地转了话题。

“我对仰韶彩陶是非常喜欢的,从山东大汶口沿黄河往上游走,我去过大河村、青台、渑池、庙底沟、半坡、马家窑等博物馆,我认为早期的彩陶应该在伏羲时代就有了,因为根据现在所掌握的资料,黄帝晚于伏羲,这个时候彩陶文化已经相当发达。”

潘伟斌的电脑里,存储了许多仰韶时期的彩陶图片,从个人角度,他更钟爱马家窑时期的彩陶作品,被丰富的彩陶器形和彩绘图案所吸引。“无论器形还是彩陶图案,都呈现出和中原不同的繁华。我曾经认为这是仰韶晚期的,即是和中原地区不同时代的作品,但是从作品距离今天的时间来看,应处于和中原仰韶时期同一个时代维度。”

“这里有一个逻辑推测,当时黄河上游区域的聚落应该是相对富足、安逸,过着稳定的农耕和畜牧狩猎生活,这样陶工才有更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来创作,并不断提升绘画水平。那么,同一时期的中原人们正在干什么?”

“中原应该在打仗,在进行统一战争,这一时期,在中原发生了许多著名大战,如黄帝部落与蚩尤部落之间爆发的阪泉之战和涿鹿大战等。由于特殊的地理优势,中原自古乃兵家必争之地,黄帝统一各部族的战争,大部分发生在中原地带,这些战争极大地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融合”。

黄帝是传说中活跃于黄河中下游黄土高原的部落首领,在灵宝铸鼎塬一带盛传着那个时代的各种故事。塬上一座400—500平方米的建筑基址遗迹,被许多考古学者推测为黄帝时代的部落议事大厅。1999年秋,潘伟斌到灵宝铸鼎塬调研,发现有大量仰韶时期的遗迹和有关黄帝的传说,考古者期待通过新发现来印证历史传说。后来的考古发掘发现,在不同的文化层发掘中,发现许多经过火烧硬化的痕迹,确认这是当时对房子地面硬化所采取的一种工艺手段。对于推测为黄帝部落议事大厅的那些大型建筑的发现,意义重大,他认为作为政治、文化中心,一定要有几个条件作为支撑——要有规模、有城郭、有祭坛……“如果有了这些新发现,那么就为黄帝找到了根,为仰韶找到了人,那些关于中华文明起源的神话传说就不再是传说。”

王见宾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