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要闻国际 上一版3  4下一版
青山着意化为桥
中国驻丹麦使馆 提醒警惕电信诈骗
印度对豆类核桃等28种 美国产品加征报复性关税
印度多地遭热浪侵袭 气温高达近51摄氏度
油轮遇袭疑团未解 英忙跟风日拒盲从
采集250多种样品 “科学”号西太海山科考成果丰硕
日本男子袭警夺枪逃跑
利好叠加 河南大数据产业迎来发展良机
叙首都一弹药库爆炸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采集250多种样品 “科学”号西太海山科考成果丰硕
↑“发现”号遥控无人潜水器探海归来。
←“发现”号遥控无人潜水器在海山拍摄到的罕见深海海兔(5月27日摄)。 新华社发

据新华社“科学”号6月16日电 中国新一代远洋综合科考船“科学”号已完成西太平洋卡罗琳洋脊上的海山科考任务,正在返航途中。本航次,科考队员对海山进行了19次精细调查,采集到了250多种深海生物样品,几乎是过去“科学”号两个海山航次才能采集到的物种总数。

跟随“发现”号遥控无人潜水器的镜头探索未知海山,就像搭乘一辆海底观光车。每天的下潜,都让科学家充满了期待。

突然,两只头部粉红色、身体发白的蜗牛状软体动物出现在“发现”号实时传回的高清视频中。随船科学家非常兴奋,判断这是非常少见的海蛞蝓(俗称“海兔”),特别是在深海更为罕见。

航次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徐奎栋介绍,俗称海兔的海蛞蝓并不是兔,是螺类的一种,因其头上有两对触角突出如兔耳,因而俗称海兔。海蛞蝓并非是单一物种的称谓,而是一大类形态特化的软体动物统称。就像蜗牛一样,它们的祖先身上也背着一个大壳,但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逐渐脱掉了壳。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