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郑风 上一版3
醉人的麦香
五谷丰登 (国画) 郭连成
嵩山的记忆
记住别人的名字
秋林远岫(国画) 张富君
《国脉:谁寄锦书来》
童年悠悠柿子香
连 载
连 载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醉人的麦香

♣ 张志峰

当麦子熟了的时候,站在地边的田埂上,会闻到一抹抹淡淡的、带着泥土气息的暗香。麦中自含芳香,这甘甜醇美的麦香,是农民兄弟们内心深处久久的期盼与渴望。

麦香,是农民用辛苦换来的。麦香里饱含着农民的辛劳与汗水。

古人云:“服田力穑,乃亦有秋。”小麦的生长期长达八个月之久,其生长期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精心打理,才能获得一个好的收成。先年的秋收后,要深耕、细耙、整垄、施肥,才能下种;到隆冬季节,需冒着严寒浇“冬灌水”;开春了,要浇“返青水”,其间还要施肥;出穗了,要浇“灌浆水”,搞“一喷三防”,防小麦病虫害;好不容易盼到麦熟,还要防连阴雨;该收割了,却是“麦熟一晌,虎口夺粮”,与天争时,抢收快打;收割后,还需晾晒,把小麦中的水分晾干,才能入仓。可以说,小麦从种到收到入仓,一路下来,不知道要付出多少汗水与辛劳。即使现在农业的种收环节基本实现了机械化,其劳苦程度仍不可低估。

家家户户能吃上香喷喷的馒头,曾经是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希冀。出生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人,小时候能吃上白面馒头的日子,恐怕是屈指可数的。那时候的小孩儿盼过年,因为过年可以吃白馍,吃肉菜,吃饺子,还能穿新衣服。在我们老家,那时过年蒸锅是要蒸出几样品种的。白面花糕、白面枣花儿、白面馍是必蒸的,还要蒸稷子面掺红萝卜丝的黄窝子和红薯面掺红萝卜缨的菜窝子,这三样大概是各占三分之一。吃白面是按顿吃的,大年三十中午吃白馍和肉菜,除夕晚和初一早吃饺子,初一中午吃白馍和肉菜,初一晚上就改吃黄窝子了。正月初五以前,除了招待拜年的亲戚中午可以吃白面馍以外,早晚两顿则是黄窝子了。“破五”一过,就改成吃菜窝子了。平时能吃白面馍的日子,就是正月十五、八月十五等一些传统大节了。

社会总是不断在进步。改革开放后的好政策,种植新技术和良种的推广,以及农业生产的基本机械化,极大地促进了粮食生产的发展,也极大地改善了城乡居民的生活。馒头,成了人们餐桌上普通食品,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过上了优裕的小康生活。

麦香,滋润了我们的饮食生活,也滋润了我们的文化生活。麦香里,饱含着浓浓的传统文化和乡土文化气息,以小麦粉制品为媒介,产生了许多带有区域和地方色彩的乡土文化和习俗。

一是过年蒸花糕、枣花儿,敬天敬地敬财神敬灶王。在春节传统文化里,过年是要蒸出几个锅盖子一般大的花糕和数量不等的枣花儿来,除夕夜便将花糕、枣花儿及其他供品,供奉在老天爷、土地爷、财神爷和灶王爷各自的神位前,点上蜡烛或灯盏,供他们享用供品。家庭主妇们,便依次在天神地神财神灶神面前烧香磕头,祈祷请愿,祈福消灾。

二是行麦礼,送羊。有外甥的家庭,每年麦收前后,外甥要到姥姥家去“行麦礼”,蒸出十五六个香喷喷的大馒头,送给姥姥、姥爷吃。秋后,则是姥姥家到外甥家去送羊。据传老早以前送的是真羊、活羊,后改成用小麦粉蒸出来的馒头羊。说是送羊,却还要蒸出一个又大又胖的蟒蛇来,还有小兔子一类的小动物馒头。羊是温顺的家畜,也是吉祥物。羊者,祥也,送羊就是送吉祥。民间有一段顺口溜说得好:“割了麦,打了场,小两口商量去瞧娘,瞧娘不是去瞧娘,是给外甥去要羊。”一要一送,乐在其中。

三是送干饼。现在五十岁左右的人,恐怕都种过“牛痘”,吃过干饼。所谓干饼,就是把小麦粉打成糊,倒在烙饼鏊子上,摊开抹匀,撒上芝麻,用中火烧,烙出来的一张张又香又脆的薄薄的饼子,就是干饼。早年种“牛痘”属于强制性的接种防疫,在左胳膊大臂外侧,注射两处疫苗,防止未成年的孩子生天花。“牛痘”接种后,接种处便会鼓起两个红泡,红泡结痂、掉皮,便会留下两个花生大小的小疤来。亲戚们便会给种“牛痘”的孩子送干饼,祝福孩子快结痂,快愈伤。送干饼,送的是关心,送的是爱心。

四是送饺子。平时本族里面谁家的闺女要出嫁,本族里各家都要捏上六十个饺子,送给这家闺女吃,送去一片祝福。饺子文化里还有其他习俗,有的是娶媳妇的家庭把新媳妇娶到家,入了洞房后,婆家煮上几个半生不熟饺子端给新媳妇吃,此刻便会有人在洞房门口喊着问:“生不生?”新媳妇会害羞地小声说:“生。”门外便笑成一片。

麦香里蕴含的各种文化和习俗,有着浓浓的乡土气息和地方味儿。

麦香是醉人的,需要我们仔细去咀嚼,去品味。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