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专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做足“绣花功” 城市颜值升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做足“绣花功” 城市颜值升
—我市以“路长制”推动城市管理向精细化转型升级
▲ 清真寺街
▲ 经四路
▲▼ 协作路
▲ 经六路

城市管理无小事。城市管理要像绣花一样精细。越是超大城市,管理越要精细。

如何以绣花功夫管理好城市?2018年以来,市委、市政府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创新“路长制”,做足“绣花功”,坚持”以民为本,以文为魂”,以世界眼光、国际标准、郑州特色的目标定位,不断推动城市管理向精细化转型升级,努力创造符合国家中心城市发展需要、1000万郑州人民满意的美好城市环境。

“路”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近日,到协作路办事的市民宋先生发现,过去坑凹不平、小广告随处张贴的小街道,如今美得令人难以置信:隔离栏上一盆盆常春藤生机盎然,人行道砖透着本色,非机动车有序停放,沿街门店窗明几净,围墙粉饰成仿灰砖墙,墙上的黑白电视机等老物件图案充满怀旧感,粉红心、3D雨篷、休闲座椅洋溢着时尚气息,让人在今昔对比中切身感受到发展的成果。

协作路只是我市深化“路长制”推进市容市貌大提升中打造的众多“网红”路之一。2018年以来,经四路、兴华街、清真寺街、沅江路、碧云路、岗坡路、计划路、康乐里……一大批街区颜值提升,散发出优雅的气质。

创新“路长制” 合力补短板

近十年来,我市进入快速发展期,2016年12月,国家发改委批复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

但在城市的街巷之间、细微之处,路不平,窨井沉陷,车辆混行及乱停乱放,线缆散、乱、垂、断,部分绿化带、行道树穴黄土裸露、侧石破损……城市管理的短板不容忽视。

城市管理欠账多,脏乱差软,根源在于管理机制不畅,一些部门懒政怠政。如何破解?经多方考察,结合实际反复研究,根据《郑州市城市精细化管理三年提升计划》的要求,2018年7月,我市出台《郑州市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路长制实施方案》,由此,一套规范化、精细化、常态化的城市管理顶层设计——“路长制”正式出台。

“路长制”核心是路长,谁来当路长?仅靠城管部门一家远远不够,必须调动各区(管委会)、办事处的力量,形成共管共治局面。

基于这种共识,按照“能集中则集中、能下放则下放”的原则,把分散在其他职能部门的城市管理事项全部归口到市城管局,并带着责任、义务、权利和资金,一同下沉到办事处。市城管局由过去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变为只当“裁判员”,只负责研究决策、下达任务、制定标准、督导考评、奖罚追责。

组建“五级联动”路长队伍。区级政府主要领导为总路长,分管领导为副总路长;各乡(镇)办主要领导为一级路长,中层领导为二级路长,社区书记、主任及辖区各责任单位负责人为三级路长,与二级路长一起具体落实“路长制”责任。

保障“路长制”资金投入。大幅调高道路管养经费,四环以内由每年每平方米6元增至20元。要求各区(管委会)对每个办事处(乡、镇)拨付“路长制”经费300万元,由8个市级审计组对资金拨付及使用情况进行审计,未拨付到位的,由市财政代扣代拨。

实现四环内全覆盖。全市城区及城乡接合部103个乡(镇)办所辖3222条(段)道路建立了“路长制”,实现了城区四环内“路长制”全覆盖,并向新密、荥阳、中牟等县(市)延伸。

形成“1234”管理模式。经过近一年的探索和运行,逐步形成了“1234”管理模式及“路长吹哨,部门报到”的高效联动机制。“1234”即“一长”(责任路长)、“两员”(巡查员和监督员)、“三会”(党员议事会、商户联合会和部门协调会)、“四包”(包卫生、包秩序、包绿化、包立面等门前四包)。“路长吹哨,部门报到”联动机制即由各级路长、巡查员、监督员组成“路队”,由路长统筹协调交警、城管、市场监管人员开展辖区城市管理工作。

体制的创新,有效解决了“看得见的管不了,管得了的看不见”的问题,在及时发现问题、快速解决问题上的优势逐步显现。

讲评加奖罚 用好指挥棒

4月18日,我市召开深入推进“路长制”市容市貌大提升活动三月讲评会。至此,全市已召开周讲评会12次,月讲评会3次。

每一次讲评会,都让红旗单位负责人如沐春风,也让黑旗单位负责人红脸出汗。

因为,除了分析问题、总结经验、查摆不足,重要的是要由市领导为“优秀红旗”路段所在办事处颁发奖牌和红旗,为黑旗路段所在办事处颁发黑旗,最后一名黑旗单位负责人还要当众表态发言。

“把‘路长制’作为城市管理的基本职能和看家本领”,3月全市月排名第一的金水区对“路长制”逢会必讲,逢事必讲,打造了政一街行政区历史变迁主体文化特色街区,盘活街角空地设置了一批微公园、爱心驿站、户外书吧等便民设施,让群众生活得更加舒心、舒适。

排名并列倒数第一的经开区和高新区,管委会主要领导表态发言时则“如芒在背、如鲠在喉、深感愧疚”,这也倒逼两个管委会“横下一条心,立下必胜志”,举全区之力深化“路长制”,改变落后被动局面。

领导重视是风向标,督导考核是指挥棒。我市坚持高位运行推进“路长制”工作,建立了市、区(管委会)、办事处、作业单位四级联动检查机制。

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每周暗访、每月点评;分管市领导靠前指挥,跟踪问效;各区、办事处党政领导深入动员,现场督导;市城管局成立专项督导组,不间断拉网式督导检查,局长几乎每天至少抽出半天时间检查督导;通过招投标选择第三方公司作为考核机构,对各区进行科学精准的量化评价,确保科学考核客观公正。

建立日巡查通报、周梳理点评、月汇总奖惩机制。每周评出红旗路段10条、黑旗路段10条,每月对区(管委会)、责任单位进行排名,给予相应的财政奖励或财政扣款,连续三次获得红旗的路段升级为“优秀红旗路段”,连续三次得黑旗的路段,对所在办事处启动问责程序。

坚持民为本 突出文为魂

“路长制”为了什么?

让百姓拥护才是“路长制”最大的目的。坚持“民本导向”,突出“以文为魂”,杜绝蛮干,始终贯穿于“路长制”工作全过程。

伊河路嵩山饭店门口向东路南侧,人行道较宽,过去被各类车辆占据,如今,这里建成了一处174米长的街头小游园——“金桂飘香园”,绿树鲜花、景观框架和座椅,为行人带来美的享受。

在协作路桐柏路东南角,中原区利用拆除违建腾出的100余平方米边角地块建成了一处“口袋公园”,微缩版的乔灌草花、山、水、廊架、座椅等公园设施应有尽有,为附近居民提供了在家门口休闲的好去处。

如果说这两处变化体现了以民为本,那么一些老街区的变化,则彰显了以文为魂。

管城回族区清真寺街,因800年历史的北大清真寺而得名。这条宽度仅5米的老街曾经基础设施老化、私搭乱建严重、生活环境脏、乱、差。如今“路长制”让它实现了华丽转身:青砖灰瓦的仿古建筑、精心雕琢的街头微公园、讲述商都历史变迁的墙立面壁画、见缝插种的绿植、展现当年生活的人物雕塑以及为美化跨街暖气管道而装饰的牌坊,细节处理,颇具匠心。居民李女士说:“多年都没这么美过了,看得心里喜滋滋的!”

“我们坚持从空中、地面与地下三个维度,对该片区4街8巷、3个居民区23幢居民楼进行一体改造,违章搭建全部拆除,所有道路进行重新硬化,给老百姓创造一个能呼吸和喘气的街区新环境。”北下街办事处党工委书记海彦玲说,“在街景中运用了北大清真寺内的砖雕元素,把街区文化内涵融入一砖一瓦,使人们不谈文化,却处处感受到不同的文化元素。”

在经四路与纬二路交叉口以北,围墙绘上了“时间都去哪儿了”主题画,通过“你的背影越来越小,我的背影越来越大”系列画面,使人们驻足墙前时感悟时光易逝,人生易老,警醒自己要珍惜当下,努力工作,孝老爱亲。

为了让百姓满意,“路长制”要求落实“一征三议两公开”,倾听百姓心声,首先解决好群众关心的“水电气暖路”等基础设施,垃圾收集、安全、便民等功能服务设施。其中,管城区在对一条街道座椅设计时,设计师不断征求群众意见,设计稿几经修改,终于达到既美观,又让人们坐着舒适满意的效果。

为提升道路环境质量、文化品质,为市民群众带来惊喜,每个区(管委会)都有一名街区设计总规划师,每条路都有一个设计团队,统筹规划,精心设计,充分体现一路一景。

群众参与才能无坚不摧。市交警支队、市教育局、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先后开展“停放有秩序,行止守规矩”“小手拉大手,文明一起走”“治理脏乱差,共同管好家”等主题活动,市城管局面向社会征集城市管理“金点子”2550条,形成了社会各界关心支持参与“路长制”的磅礴力量。

街巷如画屏 一片点赞声

城市管理像绣花,针脚越密越到家。

“路长制”是“微操技术”,从哪儿下针、缝多密都要精准。眼要准,活更要细,针针都要绣在实处。

结合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标准和未来城市现代化治理方向,我市把“美化、净化、亮化、绿化、文化”的工作要求,细化为清扫保洁、路面完整、城市家具、沿街立面、绿化美化、生态环保、交通通行、街面秩序等20个具体标准。

全市上下各显其能,细致入微。不仅拆除了各类私搭乱建,恢复街巷原貌,整修残墙断壁,一些区还开展免费擦洗脏车行动,设置专门收纳烟头的微型垃圾筒,对空调室外机包上栅栏箱,对树穴、配电房进行覆盖和美化,在隔离栏上装饰花草并配备海绵条吸水保活,精心设计雕塑和园林小品,设置便民座椅、智能公厕彰显人文关怀,把街道装扮得像家一样舒适。

“路长制”实施以来,全市先后开展了市政设施、亮化绿化、施工围挡、空调室外机等10大攻坚整治,消除脏乱差21万处40万平方米,完成道路改造提升260条,打造特色街道100余条,设置标志性小景观、小雕塑300余处,使大街小巷各出奇彩、各出奇美、精彩纷呈,一个“街道有活力、空间有特色、交通有效率、生活有保障”的城市风貌正在形成。

从粗放管理到全城全域求精细,全市城管人用绣花精神塑造了城市“高颜值”,赢得了老百姓和社会各界的认可。

家住秦岭路的王先生说:“最近市容市貌变化真大,路面越来越干净,交通秩序越来越好,还打造了特色街文化墙,饭后遛弯有了好去处!”

2019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和国际投洽会期间,海内外嘉宾、重要客商纷纷为我市的市容市貌点赞,认为郑州不仅干净漂亮、畅通有序,而且人文色彩浓厚、处处彰显国际范儿,更加宜居宜业。

2019年以来,全国60多个城市组团前来学习“路长制”经验。

“路长制”凝聚了全市上下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儿,推动我市形成了排山倒海、不可阻挡的发展态势——2018年,常住人口过千万,经济总量破万亿,进入全国城市第一方阵。2019年一季度,我市实现GDP增长8.2%,荣登美好生活城市榜单!

“‘路长制’提升了城市的外向度,推动了城市管理向城市治理转变,全方位提升了城市形象,打造了可复制、可推广的郑州模式。”市城管局局长李雪生说。城管无止境,“路长制”仍然在持续升温、持续加压,并按照“绣花”精神不断创新超越,朝着“千百十”(千条优秀、百条卓越、十条极致)路段创建目标迈进。今年年底前,建成1022条优秀路段,消灭黑旗路段,2020年年底,全部建成优秀路段,建成一批极致路段。

“路长制”是契合城市高质量发展要求,顺应市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有效载体。随着“路长制”的深入推进,一个有文化、有品位、有温度、有活力的现代化、国际化、生态化美丽城市必将呈现在世人面前,从而带给郑州市民更多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裴其娟 文 丁友明 图

编后记

拥抱“路长制”共享发展成果

“路长制”是一场提升城市“软实力”、改变城市风貌的“变革”,开创了我市城市治理的先河。之所以吸引无数群众点赞,是因为它切中了城市管理的痛点,“对症下药”,把责任压实,调动了各方创新突破、勇争一流的积极性,实现共建共治共享。

“路长制”贵在“五子”齐发:压担子,通过管理权下放、考评奖罚,把责任压实到各区(管委会)、办事处,再进一步压实到辖区沿街单位、门店,避免了城管系统一家单位“孤军奋战”;出银子,城市管理离不开资金投入,市级管养资金与责任一同下放,区(管委会)再向各办事处拨付300万元“路长制”专项资金,为推进“路长制”提供了保障;打板子,市城管局长几乎每天都用半天时间上路检查,发现问题随时向责任单位指出,整改不力的进行媒体曝光,每周评出10条黑旗道路,让所在办事处既丢面子,又损银子;吹号子,通过设置“路长制”公示牌、在媒体开辟专栏、组织各种宣传活动,动员全社会参与其中;想点子,使城市管理者充分发扬担当精神,发挥聪明才智,提升美学素养,因地制宜塑造街区文化,杜绝千街一面。

“路长制”精髓在“责”上。有了各级路长,城市道路上的管理就有了清晰的责任人。标明路长姓名、电话等信息的“道路管理责任公示牌”,让路长处于社会的监督下。这就要求各级路长们要有责任担当精神,乐于发现问题、敢于解决问题、巧于打造特色、善于推广经验。

“路长制”不仅提升了市民身边街巷的“颜值”,而且正向老旧居民院延伸,通过 “路长制”,正逐步实现城市提质,消除新旧城区二元结构,让老城区居民共享发展成果,从而凝聚推动城市高品质发展的强大合力。

“路长制”成果来之不易,需要大家精心呵护。只有每一位市民都成为模范,遵守城市规范的自觉践行者,人人参与共建共治共享城市管理,才能使城市变得更美好,人们生活得更加平安和幸福!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