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县区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金水入选 中国最具投资价值城区
在新时代擎旗前行
把从严治党传导到最基层
诵读《红色家书》 传递坚定信仰
高歌难忘旋律 传承红色精神
当好企业“娘家人” 盘活资源促共赢
珍贵的生日贺卡
手绘心中祖国 争做红色传人
南召送来一片心意
做实做细全域治理 用心雕琢城市形象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南召送来一片心意

本报记者 张立

盛夏,新郑新区繁华地段,一大片辛夷树长势喜人。树苗来自南召,是南召送来的心意。

新郑南召,相距200公里,一个是全省县域经济首席,一个是国家级贫困县。去年5月,两地结对帮扶脱贫攻坚。“山区人豪爽朴实好相处。”王江田是新郑市干部,去年成为驻南召工作队成员,每周开车往返两地。他说,帮扶工作包括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支持带动,教育医疗扶助,就业技能培训等多项内容,目前各项投资超过3亿元。

南召是中国辛夷之乡,产量占全国60%,这种珍贵的中药材是当地支柱产业。北部主产地,山高林密,交通不便,本世纪初建成的水泥与土路混合路仅3.5米宽。

临近7月,辛夷路全段最难修的28公里即将完工,贯穿南召北部三个贫困乡镇,即辛夷主产区,由新郑市出资4480万元建设,新路宽6米,柏油路面。

南召县乔端镇玉藏村地处秦岭东部伏牛山系,是中国南北气候分界线,森林覆盖率达98%。来自新郑的成益集团是新郑本土房地产企业。公司去年投资南召建景区,目前已投入两亿元,按照5A级标准建设,预计帮助2000名贫困人口。经过一年多合作,景区整体规划已完成,计划十年投资30亿元,建成康养示范旅游小镇,目前一期工程大部分竣工,包括游客中心、大型停车场、宾馆会议中心、特色商业街等。

同时,为解决山区留守儿童就学困难,新郑市投资3200万元,在南召县城郊乡竹园沟村建设南召第一所公办寄宿制学校,计划明年暑期招生。来自新郑的“好想你”“达利园”等100余家企业,先后在南召召开5次大规模的扶贫就业招聘,每次提供就业岗位5000个以上,涉及餐饮服务、厨师等33个工种,与1000余名贫困劳动力达成就业意向。新郑市还在南召开办就业技能培训班14期,每期5至15天,培训劳动力728名。

“脱贫攻坚让新郑南召亲如一家。”分管扶贫工作的南召县副县长李哲说,今年春天,南召山区群众筹集1000棵辛夷树苗,送到新郑市,共同种下辛夷园,表达一片真心意。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