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理论 上一版3  4下一版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品格
在扎实学习中体悟 思想理论的魅力与价值
能把中国事情办好的制度了不起
严惩空壳企业虚开发票
警惕“高考骗局”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警惕“高考骗局”

教育部、中央网信办、公安部6月25日发布《高考谣言及防范提醒——录取版》,提醒考生和家长不能信“意外之喜”,不能信“高收费志愿填报指导专家”,不能信“钱学交易”和“特殊渠道”。三部门强调,教育部实施高校招生“阳光工程”已经多年,招生政策、录取结果都在阳光下主动接受监督,广大考生和家长不要信谣传谣,只要通过省级招办和招生高校指定渠道查询核验,“李鬼”必会露出马脚。

不法分子针对高考编造的各种谣言,无论是涉及考试环节还是录取环节,大都是为了对考生和家长造成误导,最终是为了骗取他们的钱财。

要有效防范和打击这一类骗局,一方面要加强对高考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的宣传,让考生和家长普遍知晓高考考试和录取环节的规则与流程。另一方面,这类行骗案件中,几乎每个考生都出现了个人信息被泄露的情况,不法分子正是通过非法获取的考生个人信息,取得了考生或家长的信任而行骗。有关部门查办这类案件,应当从考生信息泄露这一关键环节入手,深挖学校、教育部门和考试部门中可能存在的“内鬼”,彻底清除“内鬼”,斩断非法交易考生信息的“黑手”,有利于从源头上遏制、严打这一类“高考骗局”。

另一种高考谣言及骗局,是利用一些考生和家长“病急乱投医”的急切心情,利用他们对高考工作的误读而形成的“不走大门走后门”侥幸心理,精心设置了“特殊渠道上大学”等骗局。要有效防范和打击这类骗局,关键也是要加强对高考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宣传,从而打消考生和家长走“特殊渠道”,搞“钱学交易”的侥幸心理。对形形色色的“高考骗局”,应当有更进一步全面深入的解析,才能对广大考生和家长起到足够的提醒警示作用。潘洪其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