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郑州日报》《郑州晚报》创刊70周年1/2019-07/01/A06/20190701A06_brief.jpg 上一版3  4下一版
“和顺中原”让中原更顺和
精耕细作“绣花功” 党建引领惠民生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中原区棉纺路街道
精耕细作“绣花功” 党建引领惠民生
棉纺路街道开展“一征三议两公开”小马扎党群社情恳谈会

今年以来,棉纺路街道在中原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党建统领、党员带头、民生优先”的工作思路,以城市基层党建为引领,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人民满意为目标,真抓实干,克难攻坚,先后获得“郑州市文明单位”“中原区综合工作考评先进单位”“中原区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先进集体”“中原区平安建设暨政法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

聚焦细处创新

城市基层党建迸发新活力

棉纺路街道从细处着手,创新党建工作方式方法,城市基层党建质量和水平显著提升。

创新引领,彰显党建特色。注重细节、注重实效,做实做强社区党建,以方圆经纬社区“五力党建”、锦绣城社区“六心党建”、三棉东社区“三色党建”为示范,带动老旧社区党组织顺利实现晋位升级。市领导到方圆经纬社区调研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时,对棉纺路街道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

以学为先,筑牢思想根基。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开展,以中心组理论学习、“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等为抓手,加强党员干部职工的思想理论教育。同时强化业务培训,组织社区(村)专职副书记、党建专干开展了系列业务培训。

细抓严管,夯实党建基础。专题研究党建工作,定期召开以党建为统领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三提双高”重点工作推进会,为高质量、高效率推进街道各项工作打下坚实基础。不定期督导各社区(村)党员活动日、“三会一课”等活动的开展情况。

遵从民意,创新党建载体。创新“一征三议两公开”工作法,每月开展“变化大家看、发展大家谈、行为大家评、治理大家议”党群社情恳谈会,有效解决了居民反映最强烈的“封门划院”“夜市扰民”“环境卫生”“公共安全”等问题36件。棉纺路街道“以党建为引领,破解老旧小区治理难题”的先进经验被中央驻豫十余家媒体集中宣传报道,并被省、市委组织部推广。

聚焦细节管理

“路院共治”探索新模式

以“路院共治”为抓手,深入推进老旧小区建设提质工作向纵深发展。

坚持“路院共治”。在落实好“路长制”基础上,探索实施了“院长制”,研究提出“一长主责、三长协同、四方联动”的“134路院共治”模式,将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从路上延伸至院内,这既是空间上的延伸也是责任制的延伸,实现了区域无死角,责任全覆盖。

坚持“条块共治”。在街道和各级职能部门条块结合、协同联动上下功夫,着力吹响“三支哨”。吹响“集合哨”,能做尽做主动揽责。哨音即指令,院长每日集结院内队伍,做好楼院日常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置。吹响“支援哨”,哨响人到迅速整改。成立“街道院长制联动调度中心”,片长就甄别后的疑难问题向调度中心吹哨,调动“6+N”职能部门做出快速反应,做到“哨响人到、事毕人撤”。吹响“动员哨”,广泛发动全民参与。目前,已通过“三支哨”解决楼道照明、垃圾分类、消防隐患等各类问题400余件。

坚持“党群共治”。按照“党建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思路,搭建党员议事会、居民联合会、部门协调会“三会”平台,动员居民党员和楼栋群众力量,建立衔接有序、协调顺畅的基层管理机制。目前,棉纺路街道已建立楼院监督员队伍9支,党员志愿者队伍12支,“夕阳红”义务巡逻队15支,定期组织参与楼院巡查等活动,实现党群共治合力最大化。

坚持“生态共治”。立足辖区绿化基础资源,认真谋划,以“城市园林化、庭院花园化”为蓝图,实施“一区两廊三街四园五评”工程,通过全民植绿、拆墙透绿、破硬添绿、见缝插绿,点线面相结合,草花树相呼应,营造爱绿、植绿、护绿的浓厚氛围,全方位打造“美丽棉纺”。目前,该街道4座游园已基本建成,新增绿地5000平方米,新植月季、灌木5000余株,屋顶绿化300平方米。同时,积极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其中,锦绣城社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多次被省、市及外地观摩团观摩学习。

目前,棉纺路街道灵活运用“134路院共治”模式,不断促进老旧小区提质,改善人居环境。市领导对棉纺路街道提出的“134路院共治”工作模式给予充分肯定,要求各县(市、区)深入学习落实,做到路院齐抓,长效推动。在全市老旧小区整治提升工作大会上,该街道党工委书记高留念作了典型经验发言。今年以来,棉纺路街道所辖路段获得市级红旗路段3次,其中,棉纺路获市级优秀红旗路段,获得中原区深入推进“路长制”市容市貌大提升活动区级红旗路段14次;办事处获得月度流动红旗3次。

聚焦细抓服务

项目建设实现新突破

棉纺路街道坚持抓平台、抓服务,推进专业化、高端化平台建设,不断激发辖区经济动力和活力。

抢抓机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强项目库建设,充分掌握辖区人文资源、遗址资源和地产资源,配合区商务局开展的对外招商活动。利用棉纺厂苏式建筑谋划历史文化街区;借助商务楼盘发展楼宇经济、总部经济;凭借区位优势,形成西区金融机构聚集地,经济结构逐步实现优化转型。

颗粒归仓,着力培育经济增长点。结合税收征管体制改革,培育新增税源,挖掘潜在税源,确保重点税源不流失。实行重点税源分包联系制度,充分调动各方面工作的积极性,确保了经济指标顺利完成。

立足长远,悉心谋划产业布局。依托现有和潜在优势资源,围绕现代化复合型多元街区的定位,明确“一轴两翼”产业发展布局,“一轴”,即以棉纺路产业经济带为中轴;“两翼”,即 “北翼城中村连片改造融合区”由朱屯村改造项目的“升龙商圈”、安置房建设和西十里铺村连片改造项目组成;“南翼老旧小区建设提质特色区”由纺织博物馆、三厂历史文化街区和国棉厂生活区提质项目组成,打造宜居、宜业、宜商、宜游的新棉纺。

优化服务,加速推进项目建设。棉纺路北侧“方圆经纬锦园”“盛润锦绣东、西广场”“新世界酒店”“宏江瀚苑”等项目进展顺利。上半年,棉纺路街道实现财政税收0.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约3.39亿元,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0.74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约8.6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亿元,域外资金到账额16.31亿元,经济发展实现稳中有进。

聚焦细微苗头

底线工作展现新作为

棉纺路街道整合社会各方力量,构建了综合治理、信访稳定、公安国保、司法调解、安全生产“五位一体”的工作机制,平安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

安全生产常抓不懈。棉纺路街道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党政同责”制度,开展系列专项整治活动。出台安全生产“月例会、季考核、年评比”制度,坚持日常巡查,对隐患及时整改进行消除,定期会同食药所、执法局、物业等有关职能部门联合行动开展大检查,切实抓好整治工作。

大气污染防治长效长治。克服辖区建筑工地数量多、分布广的困难,坚持每天由班子成员带队对建筑工地进行夜查,保证“三员”在岗,落实“八个100%”。同时,大力开展“小散乱污”企业重点区域排查和餐饮油烟治理,确保辖区内餐饮门店全部安装油烟净化器并正常使用,已申报过环评手续的“小散乱污”企业均达标运行。今年以来,棉纺路街道辖区生态环境质量始终保持在区定目标内,并获得区攻坚办奖励75万元。

聚焦细密攻坚

回迁安置工作取得新成效

棉纺路街道坚持压实责任、紧盯进度,确保回迁安置工作顺利向前推进。

强力推进安置房建设。回迁安置始终是街道的重点工作。目前,朱屯安置房一期项目建设完毕,村民已回迁2537套;2306套安置房已完成网签;二期项目南地块4栋楼已全部开工,北地块项目招投标手续正在整理资料。提速西十里铺连片改造项目。控规已通过市联审联批会;修规已通过审查;土地确权已完成;四要件齐备,改造土地注销、登记手续已完成。4号楼主体已建至4层,其余楼栋正在进行土方清运。推进北站西干道征迁清零。棉纺路街道抽调精兵强将成立“北站西干道拆迁工作领导小组”,明确目标,分工协作,在短短十天内,克服了任务重、压力大、情况复杂等困难,圆满完成征迁清零工作。在此次征迁工作中,涌现出了一批敢于担当、能征善战的先进典型,弘扬了“棉纺精神”。

聚焦细划精谋

各项民生事业开创新局面

棉纺路街道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先行的工作理念,让辖区居民有更多获得感,提升幸福指数。

文化事业实现新突破。充分发挥文化站和文化活动中心平台作用,利用传统佳节、纪念日、主题活动日等时机,开展“我们的节日”“红色文艺轻骑兵下基层”“廉洁教育村村行”等文化娱乐宣教实践活动,在潜移默化中逐步提升辖区公共文明素养。民生事业协调发展。上半年,街道新增城镇就业人员964人;新增办公租房109户;发放低保金、优抚金、高龄补贴、救助金、计生奖扶等各类资金千余万元。

中原区棉纺路街道将传承好“棉纺文化”,继续发扬“棉纺精神”,切实增强“为民服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敢于担当、拼搏奉献的态度,努力打造与国家中心城市相匹配的城市面貌,让辖区居民“笑点”变多,“堵点”变少,凝聚民心聚合力,共同书写棉纺街道发展新篇章!

孙志刚 田素华 文 赵卫平 图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