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细微之处见真章,城市管理亦是如此。从4月底开始,建中街街道不断创新思路、链接资源,深入挖掘辖区特色,围绕“紧扣标准、分类治理、社会参与、全域提升”的工作方针,迅速打响了城市管理全域治理攻坚战。
街道按照主路、背街小巷、断头路、自然路等不同路段进行再分类,紧扣路长导则标准,针对不同类型路段采取“日常保持、去除病害、整体提升、全面打造”四类不同治理方式,统一开展门头治理、破损台阶修复、城市家具设置等各项整治工作。在全域治理的第一个月,专门对15个商户进行奖励,以此持续激励商户自治自管,营造社会参与的良好氛围。
政通路、人和路连片打造“政通人和”文化街区,康复后街以“感动中国人物”胡佩兰为文化内涵的“仁”文化街区……街道本着“百花齐放,路有特色,街有记忆,巷有乡愁”的原则,按照“一街一品一案”匠心打造精品路段。在此过程中,街道始终坚持“为民城管”的工作理念,依托“一征三议两公开”,从“我要做什么”转变为“你想要什么”,打开居民的“话匣子”,并邀请市、区有关部门,设计企业、在校学者等多领域、多行业的人才,组建文化、绿化、城市建筑等专家顾问团队,加强对专业、细节问题的指导和提升。将一处处破损的病害点打造为便民椅、遮阳伞、花箱等一应俱全的微景惠民服务点,实现了街区面貌的华丽蜕变。东福民小巷的花香长廊、庆丰小巷的微景游园、南建华街小巷的朱红古墙,既保留了小巷的味道,又有了新时代的面貌,成为频频获赞的“小清新”,成为老城中匠心独运的靓丽风景,居民纷纷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