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郑州日报》《郑州晚报》创刊70周年1/2019-07/01/03/2019070103_brief.jpg 上一版3  4下一版
初心如磐再出发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
每一天都过得充实而精彩
我与这两张报纸有不解之缘 “感动中国”人物 王宽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我与这两张报纸有不解之缘 “感动中国”人物 王宽

我今年79岁,是一名豫剧演员,一名老党员,也是《郑州日报》《郑州晚报》的忠实读者。7月1日将迎来《郑州日报》《郑州晚报》创刊70周年纪念日。而我本人与郑州报业集团、与这两份报纸早已结下了不解之缘。

我和老伴儿退休后,收养了5个孤儿,加上我身患渐冻症的外孙王海龙,压力非常大。为把他们培养成材,在入不敷出的时候,我到当时戏曲茶楼去“卖唱”,但原因不可能给所有人讲。结果就被人议论“老艺术家钻进钱眼里了”。正在心力交悴之际,这个现象被《郑州晚报》记者发现,2001年4月12日,《郑州晚报》在全国率先刊发特别报道《国家一级演员为何茶楼“卖唱”》,这是对我们家“卖唱救孤”的首篇报道。

该报道刊出后,不仅扭转了对我“卖唱走穴”的负面舆论,为我赢得了越来越多的“点唱”支持,还引起各界关注,帮我家解决了孩子们入学等诸多困难。这之后,《郑州日报》《郑州晚报》对我家的关注从来没有断过。特别是在时隔14年之后,2015年9月30日,郑州报业集团社长亲自带领优秀记者团队,对我家的故事进行全景式梳理呈现,《有一种爱叫王宽家》系列报道发表后轰动全国,《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央视多个频道跟进聚焦,也正是这样,最终我才能代表全家、代表郑州、代表河南,登上“感动中国”领奖台。

创刊70年来,《郑州日报》《郑州晚报》一直以“温情温暖 向上向善”为主旋律,报道了许多像我家这样的郑州好故事、河南好故事。据我所知,就有洪战辉、李剑英、李灵、胡佩兰、陇海大院等;和我打过交道的郑州报业集团的记者们,都那么勤奋敬业。我衷心希望,在媒体融合、守正创新方面走在全国前列的郑州报业集团,继续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为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添砖加瓦,为“中原更出彩”助力加油。

郑报全媒体记者 苏瑜 成燕 整理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