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郑州日报》《郑州晚报》创刊70周年1/2019-07/01/A04/20190701A04_brief.jpg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中原区: 以党的建设高质量奋力谱写中原出彩新篇章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中原区: 以党的建设高质量奋力谱写中原出彩新篇章
郑州中央文化区(CCD)地标建筑——奥体中心 马健 摄
“先锋党支部”代表领奖
中原区“难忘的旋律”专场音乐会
高唱红歌 阎峥 摄
农业银行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新时代,新起点,新征程。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8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原区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调研河南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聚焦民生福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正风肃纪,持之以恒,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以党的建设高质量推动经济发展高质量。

围绕加快“四个中原”建设、构建“一心两轴三区六片两园”,开启以郑州中央文化区(CCD)为引领的国家中心城市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新征程,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新篇章。

强化监督执纪问责

持之以恒正风肃纪

以正风肃纪,强化监督执纪问责,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中原区紧紧围绕全面从严治党新要求,聚焦主责主业,持之以恒正风肃纪,精准有力惩治腐败,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新的成效,为“四个中原”建设提供了纪律保障。

树立“四个意识”,强化责任担当。中原区委带头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制定出台区委、区委书记、区委班子成员主体责任清单、问题清单和整改清单,形成了全面从严治党“三个清单”责任体系。坚守职能职责,督促责任落实。出台中原区委贯彻落实郑州市委实施全面从严治党八项工程的实施意见,对全面从严治党进行专题部署。把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一同纳入综合绩效考核,使党建工作成为衡量工作成效的“尺子”,有效督促各级党组织把管党治党责任落到实处。

深化监察体制改革,推进基层反腐全覆盖。2018年1月份,中原区纪委监委完成组建,推进派驻机构改革,实现派驻监督全覆盖。改革完善纪检监察派驻机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目前,已撤销40家区直单位纪检组,采取单独派驻和综合派驻两种形式,设立18个派驻纪检监察组,逐步实现对区一级党和国家机关派驻监督监察全覆盖。打通监督末端,守护群众利益。全区14个街道的派出监察专员办公室统一完成挂牌,推动监察触角向基层延伸,打通监察“最后一公里”,实现了党内监督、国家监察和群众监督的有机结合。

从严正风肃纪,维护群众利益。紧盯新问题强化监督检查。密切关注“四风”新问题新动向,开展“四风”问题专项整治;抓住关键节点开展专项治理,先后组织开展了隐形变异“四风”专项治理、“帮圈文化”专项治理等一系列专项活动,持续整治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让人民群众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围绕扫黑除恶、优化营商环境、“小散乱污”企业整改等重点工作,开展重点项目建设干部作风问题监督检查。

崇德向善 引领社会弘扬正能量

意识形态工作是我党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中原区委牢牢把握意识形态主动权,从提高领导干部政治思想认识上入手,中原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学习活动常态化。邀请省委、市委党校教授开展党的十九大精神专题辅导;邀请专家、学者分析国际、国内经济形势,让领导干部准确判断,精准掌握有关政策,认清形势,精准研判新形势,制定服务社会、经济发展政策,促进中原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中原区以文明单位结对共建活动为载体,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通过文明单位、文明社区和文明城市“三创”良性互动展现新时代、新气象,巩固提升省级文明城区创建成果和全国文明城市复审。

营造崇德向善浓厚氛围。通过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月报好人好事线索等活动,引导文明单位把更多的身边先进人物推向社会,传递社会正能量。去年9月,中原工学院退休教师徐联正被评为敬业奉献“中国好人”;河南工业大学李晓莉、中原区汝河路街道居民石建设等2人被评为郑州市文明市民标兵;张双成等11人被评为郑州市文明市民;2017年被中国好人榜提名的郑州交警二大队民警周水斌,身患喉癌,工作之余做公益,在全省贫困农村捐建了13个“平安书屋”,在全社会撒播公益的种子。自2016年起,中原区共推荐入选中国好人4个、中国好人榜3个、河南好人1个;获得第四届郑州市道德模范提名奖2人;入选郑州市文明市民28人,文明市民标兵5人。其中,林山寨街道一中社区“爱心产房”集体的事迹,被各级媒体争相报道,包括中央、省、市媒体发稿280余次。2018年5月,区文明办与市电视台合作共同拍摄了微电影《因为爱一起来——马路产房故事》,被推荐到中国文明网进行展播。

打响志愿服务特色活动品牌。中原区积极发挥辖区各文明单位的率先垂范引领作用,培育壮大志愿者队伍。目前,中原区在“志愿郑州”注册志愿者约12万人,占中原区常住人口的15%。中原区在省工人文化宫打造了“中原五一”志愿服务站点联盟及郑州市首个学雷锋志愿服务主题公园。省工人文化宫荣获河南省学雷锋“文明使者”志愿服务站示范站点称号;郑州中心医院“白玉兰志愿服务队”获评全国志愿服务“四个一百”优秀组织。林山寨街道的银行社区“党建+志愿服务”模式,在全市观摩;在2018年底全市志愿服务站点考核中,省工人文化宫、建设路街道办事处、郑州交警二大队、航海西路街道的帝湖社区被市文明办考核组提出表扬。中原区各级文明单位还在公益广告宣传、文明素养提升、“六个文明”行动、诚信体系建设、网络文明传播、未成年人道德建设等方面出谋献力,成绩斐然。

支部强堡垒 党员争先锋

支部强堡垒

党员争先锋

中原区不断加强党的组织建设、阵地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坚持问题导向,强化主题教育活动,以党建统领,推进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落实。在党建工作中以“支部强堡垒,党员争先锋”活动为切入点,强基固本,建强基层组织堡垒。

今年4月份,市委党建办印发了《关于在全市开展“”活动实施方案》。中原区委组织部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在全区各级党组织中深入开展“先锋党支部”和“先锋共产党员”的评选和推荐工作。重点把握三个原则:一是覆盖各个领域。按照不同领域、不同行业,全面、广泛地将农村、社区、机关、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中的先进党支部和优秀共产党员进行推荐。二是突出党建引领。“先锋党支部”必须为“二类党组织”及以上,符合“支部建设十条”基本标准,满足组织设置科学优化,领导班子坚强有力、工作载体形式多样、制度机制健全完善、工作业绩突出有效等条件。三是聚焦中心工作。结合当前区委中心工作、阶段性重点工作,真正把作出突出贡献、成绩成效良好的党组织和共产党员推荐上来。

中原区委组织部为了大力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全面展示共产党员时代风采,生动反映中原区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党的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激励引导全区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更好地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中原区委决定选树一批“先锋党支部”和“先锋共产党员”。经过各级党组织层层推荐,决定命名10个“先锋党支部”,分别是:中原区棉纺路街道三棉东社区第三支部委员会、中原区须水街道付庄村第一支部委员会、中原区莲湖街道赵坡村第一支部委员会、中原区林山寨街道百花社区第一网格支部委员会、中原区秦岭路街道杜康社区第一网格支部委员会、新蒲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郑州支部委员会、郑州仁记医疗体检有限公司门诊部支部委员会、中原区信息数字化服务中心支部委员会、中原区伊河路小学第一支部委员会、中原区建设路街道协作路红色先锋联合支部委员会。命名的10名“先锋共产党员”分别是:李军、吕振伟、宋双成、耿娟、刘敏、李红林、雷存、王耀祖、岳明杰、赵晓燕。6月24,在中原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8周年“难忘的旋律”专场音乐会上,对命名的“先锋党支部”和“先锋共产党员”进行授牌和颁奖。

中原区在开展的“支部强堡垒 党员争先锋”创建活动中,涌现出了像中原区棉纺路街道三棉东社区第三党支部发挥党支部核心作用的典型,该支部投入资金对拆除违章建筑的路面进行了整修、铺设,修建电动车车棚、统一规划停车位,解决了居民的管理,环境卫生维护,停放电动车、汽车等问题,使社区楼院的面貌焕然一新;先锋党员华山西社区党委书记刘敏、白鸽社区党委书记李红林、道李村党总支书记李军等,立足岗位,积极引导辖区党员投身困难帮扶、矛盾化解、防治大气污染、“路长制”等工作,成为全区重点任务中的“排头兵”和“顶梁柱”,党员战斗力和带动作用不断增强。建设路街道协作路红色先锋联合党支部统筹各类社会资源,健全以党组织为领导核心,居民为主体,驻区单位、社会组织、街区商户、党员群众等共同参与的城市精细化治理体系,有效提升辖区路段的文明形象,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建设路街道计划路社区第一书记耿娟是计划路二级路长,深入推进“路长制”工作,设计策划了协作路文化墙、康乐里康乐街和桐柏路191号院,其中协作路和康乐里康乐街成为全市“路长制”市容市貌大提升工作现场会观摩道路之一,被省市多家媒体争相报道。

“雁阵工程”激活力 非公党建结硕果

中原区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基层党建重点任务推进会精神,创新实施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组织“雁阵工程”,通过落实“一二六”工作法,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创新思路、提升质量,助推全区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组织工作水平总体提升。

多措并举,抓好“两个覆盖”。严格落实“一二六”工作法,注重抓源头、明任务、压责任,联合中原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中原区民政局开展大起底、大排查,按照“五个清”的要求,对辖区内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进行全面调查摸底,走访辖区企业数千家,对793家规模以上(8人)或有党员的企业和126家社会组织建立了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台账。在全面摸排的基础上,统筹推进党组织集中组建工作,已建立楼宇党组织26个,行业协会党组织5个。按照“谁管理、谁组建”的原则,进一步厘清工作责任,成立中原区非公有制经济指导工作委员会和13个非公党建工作站指导站。同时,对全区社会组织党组织隶属关系进行调整,把现有的17家社会组织党组织分别归口教育、卫生、民政等部门分类管理,要求区教体局、区卫计委、区民政局单独成立党建办,配备不少于2人的党建专干,区文旅局、区人社局、区残联明确1~2人专门负责社会组织党组织组建管理工作。

夯实基础,促进规范运行。抓好阵地建设,严格参照“两新”党组织阵地建设“六有”标准,对建设不到位、不规范的企业党组织,指导企业采取企业自筹、资源整合等方式完善有关硬件建设,为“两新”组织党组织开展活动提供强有力的阵地保障。依托“党员活动日”活动,优化“两新”组织党组织活动方式,调动了基层党员参与热情,提升了基层组织阵地功能的整体水平。目前,全区98%以上的“两新”党组织党员都能积极参加党日活动。加强教育培训。建立党组织书记初任培训、党员集中轮训和专题培训制度,采取远程教育、菜单式选学、观摩交流等形式,不断提高培训实效。激活内生动力,在“五星文明商户”“党员示范店”“文明诚信企业”“非公企业党建示范点”的评选上优先考虑党建工作到位、成效显著的企业,调动企业抓党建的积极性,以党建促企业发展。开展非公党员经营户挂牌活动,引导非公党员经营户“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接受监督、明确责任、自我加压、自树形象,着力打造一批经营稳定、门店规范、群众好评的经营户,为全区经营户做表率。目前,已为首批200余家非公党员经营户挂牌,有效激发辖区党员经营户先锋模范作用,营造文明诚信的浓厚氛围。

以点带面,发挥示范引领。创新开展非公和社会组织党组织“雁阵工程”,指导、督促各党工委做好示范点挖掘、培育、提升工作。精心选树立标杆,甄选出6家区级示范点和23家街道示范点;精心培植显特色,围绕“一企一特色、一点一品牌”的创建目标,指导各街道党工委结合企业行业特点,精心设计党建活动载体,打造亮点,彰显特色。学习交流促提升,到先进地区学,为有效提高示范点创建质量,组织辖区非公示范点党务工作者16人赴厦门学习非公党建的先进经验和特色做法,从中借鉴思考,找出差距,汲取经验。示范点之间交流学习,先后两次召开非公领域党建座谈会,分享成功经验与案例,探讨沟通普遍存在和关心的问题。同时,还从全区各级党政机关、街道、村(社区)中选派158名优秀党员干部担任党建指导员,派驻到全区产业园区、商圈市场、商务楼宇、行业协会及非公有制企业和社会组织,实现党的工作全覆盖。

孙志刚 张 黎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