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6版:《郑州日报》《郑州晚报》创刊70周年1/2019-07/01/A16/20190701A16_brief.jpg 上一版3  4下一版
德化街街道:“党建+”为引领 激发高品质发展新动力
专版
专版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德化街街道:“党建+”为引领 激发高品质发展新动力
“百年德化·时光记忆”红旗路段
追忆历史,传承“二七精神”

一批批党员干部沉在一线,一幢幢楼宇提升鏖战正酣,一条条秀美街道绽放新姿,一次次志愿服务暖人心田……今年以来,二七区德化街街道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五大行动年”工作部署,以“12396”工作思路为统领,坚持运用“党建+”工作理念,做到党建工作、中心工作和重点工作统筹谋划、齐头并进,打造基层党建工作升级版,努力描绘德化新篇章。

党建+路长制 打造 “新面孔”

灰砖白墙、黄色灯笼,墙面上的“时光轴”,18个版面图文并茂,从北向南展示德化街从1904年起源到2019年蝶变的沧桑巨变,昔日脏乱的街道变成了如今的“高颜值”,这便是德化街街道打造的“百年德化·时光记忆”红旗路段——兴盛路。在推进路长制市容市貌大提升工作中,街道二三级路长,社区、非公党组织党员和路队党员拧成一股绳,充分发挥先锋模范和战斗堡垒作用,结合“党员活动日”“全城清洁志愿者服务”“党员随手拾”等活动,持续开展杂物清理、道路冲洗、设施维护、门前“四包”等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推进辖区道路实现“六化”,即美化、净化、亮化、绿化、文化、常态化。

与此同时,街道党工委以“文化名街”行动为抓手,多次召开座谈会,凝聚辖区广大党员智慧,深挖“以德立商、感化世人”和“亚细亚商战”为代表的商业文化资源,整理三得利等老字号品牌资源,将百年商业文化、“二七精神”等巧妙地融入街景提升过程中,让城市道路两侧成为文化宣传、旅游采风、志愿活动、民生服务的“综合站”,实现城市道路新功能,塑造欣欣向荣、源远流长的当代德化文化。

党建+项目建设 擎画“新蓝图”

“感谢社区,让我们老两口住进了新家!”靳爱华老人握着社区人员的手激动不已。在街道全力推进楼院改造项目过程中,老两口所住1楼地下40平方米场所属于违章建筑,为拆违工作出了一大难题。为保证拆违工作顺利推进,社区组建的“三类组织”发挥作用,为老人协调南下街37号院5号楼1层住房给老人居住,社区党员冒酷暑为老人进行“保姆式”搬家。

街道从细微处着手,充分征求居民意见,想方设法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目前,在街道“民生暖街”行动下,完成了供社区居民休闲观赏的南彩园建设,实现了南彩菜市场旧貌换新颜,南下街37号院的改造提升正在紧锣密鼓的推进,已经清理大型违章建筑物9处,拆除破旧空调架、废弃烟囱等20余处,清理乱堆放杂物及楼顶垃圾23处,解决小区长期突出门外经营5处,下水管网堵塞也在解决中,切实为社区居民提供舒心的居住环境,实现从“住有所居”向“住有宜居”的转变。

今年以来,街道实施“机关先锋”工程,开展街道“项目兴街”行动,扎实推进德化步行街环境提升工程。街道机关党员干部争先锋、晒承诺、作表率,主动认领沿街20栋单体建筑的改造任务,深入企业开展登记、咨询、服务等工作,充分征求商户意见建议。街道坚持问题导向,建立责任清单,分包党员发挥“钉钉子”精神,及时协调商户和施工方,全天监督管理施工现场,逐个破解项目难题,确保工程有序安全推进。

党建+志愿者 增添“新亮度”

街道通过发挥商圈党建联盟红领作用,整合辖区资源,联合多方力量,拓展志愿服务项目——打造为民城管服务亭,便捷志愿者服务活动开展;开发“青春汇”志愿互动公益项目,引进专业社会组织链接高校青年志愿者,通过党建带团建,实现家园更出彩;组建南彩社区“七彩”志愿服务队、迪信通学雷锋志愿服务队等,开展清洁家园、帮扶救助、爱心义诊等活动500余次;依托商圈工会联合会,通过建立志愿活动计划表,开展“随手拾”15分钟微公益、助力路长制、安全知识竞赛、红歌会等活动,引导非公企业积极参与街道城市精细化管理、基层社会治理等中心工作中来。

实干成就梦想,奋斗赢得未来。街道党工委书记王志平表示,接下来,德化人将以“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勇气和信心,把初心牢记心上,把使命扛在肩上,以追求卓越、铸造精品的工作标准,以拼尽全力、时不我待的工作干劲,全面实现平安德化、美丽德化、智慧德化、文明德化、精品德化、繁荣德化“六个德化”,为“百年德化”再现辉煌奋力奔跑,为“三个二七”贡献德化精彩!

刘伟平 靳捷 赵孟秋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