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2版:不忘初心 上一版3  4下一版
千钧霹雳开新宇 气势磅礴凌云天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千钧霹雳开新宇 气势磅礴凌云天
郑报融媒大厅
1992年,《郑州晚报》编辑室召开编前会

那是共和国旭日喷薄欲出的一天,那是1949年的7月1日。

就在那一天,《郑州日报》浴光披霞,正式创刊,因即将成立的新中国而生,为刚刚解放的郑州城而歌!

1949年7月1日,《郑州日报》正式创刊出版。一张记录郑州城市发展,见证70年沧桑巨变,陪伴郑州人无数个日日夜夜的《郑州日报》诞生了。

创刊筹备

1948年10月22日,有着3600年历史的古都郑州解放,一个全新的时代从此开启。

此时的郑州百废待兴,为及时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反映群众呼声,加强党同人民的联系,进一步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1949年6月,中共郑州市委决定创办《郑州日报》,由市委书记赵武成、市委秘书长张增敬、市委宣传部部长漆鲁鱼等同志组成党组委员会,具体筹建工作由七位同志负责。

创刊时的领导班子,按市委决定:漆鲁鱼为郑州日报社及新华支社社长,陈国光为郑州日报社副社长兼编辑主任,胡迦陵为新华支社副社长兼编采主任,朱翔武为报社经理,报社党委由漆鲁鱼、陈国光、胡迦陵、朱翔武四位同志组成,漆鲁鱼为书记。创刊时的机构为两部一厂,即编辑部、经理部、印刷厂。编辑部含编辑组、采通科、新华支社采编科、校对科、电台,经理部含总务科、发行科、营业科。

正式创刊

那是党的旗帜招展升起的一天,那是共和国旭日喷薄欲出的一天,那是1949年的7月1日。

就在那一天,《郑州日报》浴光披霞,正式创刊,因即将成立的新中国而生,为刚刚解放的郑州城而歌!

1949年7月1日,党的28岁华诞之际,《郑州日报》正式创刊出版。一张记录郑州城市发展,见证70年沧桑巨变,陪伴郑州人无数个日日夜夜的郑州日报诞生了。

创刊号为四开四版,5号字体,竖排,繁体字。报头为原《中原日报》社副社长谢炳炎所题。创刊号的头版头题是毛泽东主席纪念中国共产党二十八周年的署名文章《论人民民主专政》,并配发了毛泽东主席的肖像。同时刊载了《中共郑州市委关于出版郑州日报建立新华支社的决定》和《发刊词》。创刊时的版面设置为:一版为要闻版,二版为地方新闻版,三版为副刊,四版为时事新闻版。

在《郑州日报》发刊词开头,这样写道:经过一个月短暂时间的筹备,《郑州日报》在7月1日党的28周年纪念日与读者见面了。《郑州日报》是中国共产党郑州市委的机关报,它是人民的代言人,党的耳目喉舌……

创刊初期

就像一个呱呱坠地的孩童慢慢成长,《郑州日报》创刊之初的每一次进步、每一次跨越,都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变革。

1949年7月2日,首次刊登广告。位置在二版,占版面的2/5。

7月5日,二版开辟《社会服务》专栏。这是本报开辟的第一个专栏。

7月13日,本报第一篇社论《推进工作必须办好党报》发表。

7月22日,三版开辟《郑州青年》专栏。

7月25日三版开辟《妇女》专栏。

7月30日,三版刊登“广告刊例”。

8月6日,“通讯园地”专版首次与读者见面。

9月11日,更换报头。新刊用的报头为时任郑州市委书记赵武成书写。

10月6日,二版开辟《市场动态》专栏。

10月23日,为庆祝郑州解放一周年,本报发表社论《新郑州颂》,同时还发表了市委书记赵武成的文章《全市人民大团结,继续努力建设新郑州》。

11月1日,公示本报邮资即日起改为每份人民币100元(旧币)。报价仍为每份550元(旧币)。

11月14日,本报召开通讯员座谈会,公布了写稿竞赛获奖名单,计64名。同时公布了《本报通讯员的权利和义务》。宣布将定期出版业务刊物《通讯园地》,并不定期举办业务通讯讲座。

11月16日,三版开辟《学习》专栏。

12月4日、18日,陆续举办两次通讯员讲座。

12月21日,本社成立工会。

12月22日,为统一业务领导,加强采访与通联工作,通联组、采访组合并为采通科。

12月底,本报通讯员由创刊初的100多人发展到805人,来稿由7月份的202件上升到1506件。

1950年1月1日起,改用新闻纸印刷。当年3月30日,启用毛泽东主席题写的新报头。此报头用至60年代初报纸停刊。12月23日,一版报道出席市工农兵劳模大会代表事迹,同时配发照片。这是《郑州日报》首次使用本社摄影记者照片。

创刊初期,报社职工的工作生活状况是十分艰苦的。由于没有饭厅,不论风吹、日晒,大家都在院子里就地就餐。编辑部、电台的同志们每餐往返几百米,上夜班的同志一样两头跑。大部分同志都在阴暗潮湿的旧平房内工作,机器设备陈旧落后。虽然条件艰苦,但大家团结一心,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兢兢业业地出色完成每期报纸的出版工作。

薪火相传

岁月如歌,征途如虹。

《郑州日报》创刊70年以来,始终牢记使命,承担责任,把握正确舆论导向,以权威媒体打造权威资讯。同时,贴近百姓,关注民生,以广泛的新闻覆盖,深度的观察思考,丰富的文化底蕴和精美的制作品质,为读者提供精彩纷呈、赏心悦目的精神食粮。

70年岁月如歌,70年风云变幻,我们始终牢记职责,引导社会文明,坚持舆论监督,在许许多多的重大事件中,用我们的声音颂扬美好,鞭挞丑恶,一行行墨迹飘香的文字彰显着我们的激情和理性。

在郑州报业集团办公楼走廊里,一份发黄的《郑州日报》创刊号被装裱起来,悬挂在必经的过道里。它是每一位郑州报业集团人的骄傲:因为,这是一份与共和国同龄、与我们伟大的党同一天生日的报纸。

风雨兼程,薪火相传。

在一代代郑报人的记忆深处,那一张张随着时代久远而变得淡淡发黄的报纸,就是永恒不灭的火焰,像一个个高举的火把,始终指引着大家勇立潮头,劈波斩浪,砥砺前行!

本报记者 成燕 实习生 李鑫 文 李焱 图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