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7版:不忘初心 上一版3  4下一版
箴言妙笔书清韵 墨透纤毫染玉章
联手郑报写商战
彩印大报诞生记
《倾城之恋》献真情
《郑州晚报》圆我梦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彩印大报诞生记

王家坤

20世纪90年代前后,报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郑州晚报》也经历了小报变大报,铅印变胶印,激光照排,彩色印刷,上午下午分开出版,《郑州日报》《郑州晚报》分开等重要发展阶段。我是《郑州晚报》彩色印刷的重要当事人,至今依然历历在目。

1993年新春伊始,报社党委决定《郑州晚报》实行全彩印刷。这时候,报纸已经经过了一次扩版,即由对开四版扩大为对开八版,获得市委和社会读者的广泛好评,发行量达到了20多万份,广告收入连续翻番,但是印刷的瓶颈始终得不到解决,购置新的印刷机器势在必行。是国产机还是进口机,党委进行了多次讨论,最后决定购买美国罗克韦尔公司和日本共同生产的大都市二型彩色印刷机。这在当时是个高级玩意儿,印刷速度达到每小时7.5万大张,而且色彩缤纷,图片清晰。

但是另外一个问题摆在面前,按照当时机电产品47%的进口关税税率,报社得再出近700万元,这可相当于半年的广告收入哇。但党报又不是普通的工商企业,按规定可以给予一定照顾,得到郑州海关的首肯,党委指派我和杨长信、李萍、李彦斌去向海关总署和机械工业部申报,经过我们的陈述和努力,海关总署终于同意给我们免去全部关税。

当年7月,我和杨长信、李萍到上海监运机器装车,7月的上海真热,我们在码头和汽车公司之间奔波,终于把那个大家伙装上了超大型平板汽车,我们才松了一口气。

机器在组装时还有一些小插曲,帮助安装机器的是日本4个技术工人,为了让日本人感到亲切,经常接触的工作人员都学了几句日语,一次一位工作人员见到他们进门,一慌,顺口来了句萨优那拉,这是再见的意思,说得几个日本人立即蒙圈。日本人干活是很细致的,凡是接口处都用砂布反复打磨,用手摸不到毛刺,再戴手套摸着不挂才开始对接,就这样还是让杨长信抓住毛病,有一次把一个日本技术工人都急哭了。为了安抚他们的工作情绪,报社也给他们做了思想工作,到8月底安装完毕,并且一次试车成功。

对报纸的彩印工作市委非常重视,9月2日那天,时任市委副书记、市长朱天宝亲临现场,给报社的同志说了很多鼓励的话,并按动了开印的电键,彩色印刷机飞速旋转,彩色报纸的瀑布奔涌而出,赢得了在场同志们的热烈掌声。

自此,《郑州晚报》以精美的彩印大报挺立中原。由于积累了长期彩印的经验,《郑州晚报》以及《郑州日报》的印刷质量一直占据全国前几名的位置。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