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D09版:《郑州日报》《郑州晚报》创刊70周年1/2019-07/01/D09/20190701D09_brief.jpg 上一版3  4下一版
擘画美好 “融”耀中原
生活在二七:一座郑州老城的诗意栖居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生活在二七:一座郑州老城的诗意栖居
——党建引领“路长吹哨、部门报到”的探索实践

夏至一过,郑州也正式进入了一年里最热的三伏天。家住保全东街铁道家园小区68岁的张先生,吃完晚饭拉着老伴儿在小区院儿里和附近的几条街上散步。

“这片儿是老小区,大马路上原来也没啥转的。但是今年就不一样,人行道新铺的地砖干干净净的,汽车电动车停得也规矩,走着方便。我们院儿里头也干净整齐了不少,蚊子都少了!”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张先生夫妻感受到的,就是二七区今年以来充分发挥党的建设龙头作用,深入贯彻“路长制”工作部署,围绕“为民理念、责任明确、加大投入、智慧管理、严管重罚、全民参与”24字方针,实施“硬件品质提升、环境卫生提升、城市秩序提升、文明素养提升”四大行动的明显成效。

从城市管理到城市治理:

打通两个“最后一公里”

群众关切的问题在哪里?在衣食住行、吃穿用度、柴米油盐。

为了做好精准施政,精细服务,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和城市治理“最后一公里”,在深化“路长制”改革工作中,二七区探索创新了“路长吹哨、部门报到” 规范化工作运行导则,为全区301条道路设置路长,组建了“1+9” (三级路长、城管执法队员、巡防队员、绿化管理员、环卫质检员、食药监人员、工商质监人员、片警、交警、人大政协“监督员”)的路队配备,通过定岗、定责、定标准、定奖惩,明确职责,规范管理。目前,二七区已经形成路队巡查、督导检查、智慧管理三大路径发现问题,环卫队、执法队、绿化队、清洁队、城市管理员和立刻办六支队伍解决问题的长效推进工作管理机制。

群众有了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路长会在第一时间“吹哨”,相关部门在第一时间“报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以群众诉求为哨声,健全响应机制,每条道路都有人管理,每件事情都有人解决。二七区通过实施环卫体制改革和执法体制改革,持续推进力量下沉,打通区、街道两级机构间的条块关系,将公共服务体系中的人员、资金和保障更多地下沉到基层。

二七区紧扣“便民、宜居”的目标,因地施策、因势利导,将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与补齐民生短板紧密结合,以绣花般的细心、耐心和巧心,打通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以点带面提升城市品质。

瞄准“世界眼光、国际标准、郑州特色”整体定位,老城二七正在推动城市管理向城市治理转变。

党建引领,示范带动:

打造“1+3+4”城市治理新格局

今年是二七区“城市精细化管理品质提升年”。为进一步响应市政府“推进城市管理、生态建设等民生工程”的号召,二七区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以党建高质量促进城市管理工作高质量,打造出了具有二七特色的“1+3+4”城市治理新格局,探索出了一条党建工作与城市治理深度融合的新路子。

“1”即坚持以党建引领,“画好路线图、选好引路人、做好评价人”,走新时代党支部建设新道路;“3”即做好党员议事会、商户联合会、部门协调会的“三会”,使党建引领作用更突出,群众参与度更高、疑难杂症高效解决;“4”即由党员带动沿街门店、驻区单位、社会组织等严格落实门前包卫生、包秩序、包立面、包绿化的“门前四包”责任制度。

由此,党建工作得以与城市治理工作深度融合,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条条道路上得到充分发挥,形成了“支部统一指挥,各方力量统一行动,市容市貌整洁有序”的城市治理新格局。通过党建引领、示范带动,推动城市治理能力、城市形态风貌、城市营商环境、群众文明素养不断提升,使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强化党员模范作用:

吹响路长“集结号”

如何让政策善意和人文关怀传导到城市的每个“神经末梢”,确保在细微之处见功夫、显温情?二七区在吃透精神,深谋大动换思想上狠下了一番功夫。

以福华街街道办事处为例,保全东街紧临火车站及二七商圈,沿街共有75家门店,道路两侧老旧小区较多,城市家具、市容环境及配套设施发展滞后。

城市管理工作压力大,任务重,办事处的工作人员没有怕。通过实施“美丽福华先锋工程”, 整合区域党建资源,探索成立“城市精细化管理联合大党委”,把“党的建设高质量带动城市精细化管理高质量”的作用真正发挥出来。

通过党建引领,汇聚多方力量,开展“一线党员上路”行动,吹响路长

“集结号”,建立起日常志愿服务的常态机制。在保全东街试行“党员责任田”行动,街道党工委牵头,社区党支部号召辖区离退休党员,按照“分段包干”的原则,分布在道路上。

由街道“联合大党委”发出倡议,号召辖区全体党员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利用每月党员活动日开展主题活动,组织辖区党员下社区。适时召开表彰大会,对在城市管理党员服务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通过“倡议、组织、激励”三方面共同作用,促进辖区党员发挥先锋作用,真正成为辖区文明风尚的引领者、实践者和监督者。

通过“美丽福华先锋工程”、开展“一线党员上路”行动、试行“党员责任田”、形成街道“联合大党委”,福华街办事处整合区域党建资源,汇聚多方力量,吹响路长“集结号”,建立起日常志愿服务的常态机制。党员志愿者入店、入社区,真正成为辖区文明风尚的引领者、实践者和监督者。

聚焦窗口区域:

探索“田园二七”建设

城市建设“三分建七分管”,在争创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哨音之下,老城二七也千方百计地打造了许多主题鲜明、特色突出、品质卓越的精品示范街道和城市微景观,对城市文脉进行最大限度的保留和呈现。

对于火车站、二七商圈等重点片区,大学路、伊河路等重点道路,二七区着重突出文化符号,聘请中央美院、城市规划设计院等专家组建顾问团队,对辖区所有道路进行高品质设计,从空中、地面、立面进行全方位整治提升,实施空中线缆入地、楼体立面整治、台阶踏步道路整修等22项整治工程。目前,已打造“百年德化”“诗路词道”“出彩青春”等近百条精品示范道路。

在二七街头,还有不少城市“微景观”,实现“一街一景、一路一色、三季有花、四季常青”。 二七区将城市精细化管理与文明城市创建、百城提质、生态园林城市创建、老旧小区整治等多项重点工作统筹推进,联合发力,把基础设施的功能性、协调性和观赏性相结合,进行统筹设计和建设,综合提升城区品味品质。

以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为目标,按照“田园二七”建设理念,不断改善辖区生态环境,对铁路沿线、生态廊道、过境干线、高速互通立交及出入市口进行精心绿化打造;以拆违建绿,见缝插绿,塑造街头景观,大力推进公园游园建设,实现百姓推门见绿,出门见景,让“绿城”美名强势回归。截至目前,仅2019年已新增绿地495万平方米,打造了推窗见绿、出门见景的生态家园。

留住鸟语花香和田园风光——如今的老城二七,从公园广场到街巷庭院,从商圈熙攘到车水马龙,城市配套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给在这里生活和工作的人吃下一颗“定心丸”。

“务实重干,担当奉献。”在党建引领下的二七人,正用“绣花功夫”奋斗出老城的华丽蝶变,也见证着新时代郑州人的诗意栖居。 谷长乐 潘晨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