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D17版:家国情怀 上一版3  4下一版
谁裁人间帛锦秀 橙黄橘绿艳阳天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谁裁人间帛锦秀 橙黄橘绿艳阳天
市长电话开通
急救人员为市民提供救援保障
医务人员进社区为居民义诊
教育资源倍增工程让更多孩子受益
政府投入建设的惠及民生的图书馆

七十年栉风沐雨,城市发展日新月异。

七十年夙夜在公,百姓生活日益幸福。

2019年5月31日,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在郑州,因民之所利而利之,秉承着这样的宗旨,幸福如花儿绽放。

这是一座

安居乐业之城

“亿万千百十,皆起于一。”

为人民谋幸福,就要为老百姓办好一件件“小事”。

就业,是民生之本。人说“安居乐业”,便是有房可住,有业可守。新时代下,无论是寻找“铁饭碗”还是投入到“创业创新”的大潮中,郑州都提供了越来越多的便利——

2019年,全年全市计划城镇新增就业11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和城镇登记失业率分别控制在5.5%、4%以内;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为零。

对于重点群体,采取相应措施:持续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就业见习计划和基层成长计划,实施“三支一扶”计划,全面落实实名制就业管理服务,做好“智汇郑州”青年人才补贴发放工作,吸引和稳定更多高校毕业生来郑就业创业。围绕“普遍、普及、普惠”的目标,大力开展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大规模开展“春风行动”,积极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实施有针对性的项目和计划,加大公益性岗位开发力度,加强就业援助,妥善做好就业困难人员、去产能及处置“僵尸企业”职工、退役军人等群体就业安置工作,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对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化解过剩产能企业职工等群体分别实施专项职业技能培训行动计划,提高就业质量,着力解决就业结构性矛盾。

以创业创新带动就业。完善“创业指导、创业培训、创业孵化、创业贷款 ”四位一体的创业扶持体系,充分释放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大力加强公共创业服务机构工作人员业务素质建设、创业孵化园区(平台)管理人员专业化建设和郑州市大众创业导师百人服务团建设,全面提高创业指导水平。全面落实农民工返乡创业扶持政策,持续做好农民工返乡创业补贴发放工作,开展市级返乡农民工“创业之星”、市级优秀示范项目、市级返乡创业园评选活动。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新业态就业创业,推进技工院校学生创业创新工作,支持和鼓励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创业,提高创业层次,努力推动创业向中高端迈进。

这是一座托底保障之城

历史悠久的郑州,赋予脚下这片土地厚重的记忆;追逐幸福的郑州,给予百姓最大限度的保障。

提升低保标准、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以慈善项目带动慈善事业的发展、开展社会临时救助……一揽子实实在在的措施“严丝合缝”,就是为了给百姓提供托底保障。

给生活困难的百姓发放低保金,这一制度郑州已坚持多年,并且一直走在全省前列。2018年,全市农村低保标准由每人每月380元提高至430元,城市低保标准由600元提高至630元。截至去年12月底,全市共有城乡低保对象24881户、43203人,其中农村低保对象17056户、32246人,城市低保对象7825户、10957人。

为特困人员提供保障。2018年7月1日开始,郑州城市特困人员供养基本生活标准调整为每人每年不低于11340元;郑州市内各区农村特困供养人员,根据人均耕地面积情况(0.3亩),基本生活标准按照城市特困人员供养标准100%、70%核定;五县(市)农村特困人员供养基本生活标准每人每年不低于7740元。

为百姓提供临时救助。一场大病或将让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陷入困境,对此,郑州创新了“临时救助”制度,并根据对象困难程度、支出金额等因素分类分档进行精准救助。数据显示,2018年全年,全市全年医疗救助18012人次,支出4037万元;临时救助困难群众9016人次,发放救助金902万元。

这是一座和谐发展之城

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社会保障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是社会和谐的“稳定器”,是民生保障的“安全网”。

养老、医疗、失业、工伤以及生育五项社会保险和每位市民息息相关,如何做好这些工作,也是郑州民生工程不断努力的方向和目标。

要让“全民参保”,其中,要抓好工程建设领域、高风险行业、小微企业等民营经济、新经济新业态从业人员参保扩面工作,扩大覆盖范围,增加基金收入。大力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参加工伤保险工作,2019年建筑业新开工工程项目工伤保险参保率达到90%。

社保制度,随着社会的变迁,也在不断地完善。我市在不断深化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具体来说,要完善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政策,落实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补贴,建立规范、多元、合理的保障机制;健全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转移接续办法,落实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缴费政策,将非郑州户籍灵活就业人员纳入参保范围;做好企业年金备案工作,发展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加快完善“预防 补偿 康复”三位一体的工伤保险制度体系等。

这是一座梦想与希望之城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2018年底,郑州实现了“三大突破”:地区生产总值破万亿、常住人口破千万、人均生产总值破十万……郑州站在了高质量发展的新起点,也迈进了高质量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新征程。

新征程,意味着新使命。

记者了解到,2019年,郑州市计划新增城镇就业11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万人;建成保障性住房5万套,分配公租房7500套;全市新增公办幼儿园100所,市区新建、改扩建中小学校30所、新投用中小学校20所;免费为具有郑州市户籍的适龄妇女进行“两癌”筛查、为孕妇进行唐氏筛查和产前超声筛查、为新生儿进行听力障碍初筛等疾病隐患筛查;新建、提升改造标准化农贸市场20家;购置新能源公交车1000台;市区新增公共停车泊位5万个以上;市区新增绿地面积1000万平方米……

数据或许乏味,但最有说服力。一件件一桩桩实事,每个都深深地走入百姓心里。这些民生实事内容越发厚重、覆盖范围越发广泛,实施举措越加扎实。

“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城市的发展,不仅在于各类数字指标的攀升,更在于百姓的笑脸。

风云激荡七十年,幸福郑州正年轻。

本报记者 李娜 文 丁友明 图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