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让劳动保护法规真正成为“遮阳伞”
引导孩子暑假补“短板”
“以票控人” 为过度旅游降火
整治“膀爷”并非小题大做
推广垃圾分类要有规范
恶狗逞凶咬伤人 能否追究主人刑责
请讲文明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招生宣介”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引导孩子暑假补“短板”

对长达两个月的暑假,孩子们期盼到山里或乡下玩个够,或到公园影院爽翻天,但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们却不顾孩子的想法,在孩子放假前就为孩子联系好了家教班、补习班,使暑假成了孩子地地道道的“第三学期”。当然,用宝贵的假期补上课业学习的短板,无可厚非。只是过度补课,反而增加孩子对学习的厌恶,欲速不达,事倍功半。因此,笔者建议,家长们要分析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状况和成长过程中的不足,使假期成为补齐“短板”的机会,而这对孩子的课业学习、身心健康和未来发展,都更有助益。

一是补齐课外阅读的短板。有教育专家研究表明,一个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只有达到课本的4~5倍的时候,才会形成语文能力。在这个方面,全国特级教师、北京清华附属小学校长窦桂梅堪为典范:她所带的一个班自小学一年级开始,至六年级毕业,学生积累了100多个寓言、200多条古今中外名言警句、300多首古今诗词、1000多条成语,因而她的学生文笔流畅,出口成章。所以,父母不妨把假期交给孩子,引导他们多阅读一些名著等课外书籍,这会使孩子受益终身。

二是补齐深度交流的短板。孩子正常上课时,父母也各忙各的工作,很少有大块时间与孩子相处,彼此的交流也多是围绕着作业、考试成绩等进行。而暑假是个极好机会,父母不妨利用公休或抽出几天时间陪孩子逛逛游乐园,看看电影,增进彼此的交流。如果时间和条件允许,可以来一次合家旅行。带孩子一同出游,不仅会让旅行更加刺激、更加有趣,同时还能为家庭生活带来难以想象的好处,父母可以在旅途中感染孩子对生命的喜悦,孩子也能够带给父母意想不到的欢笑,彼此可以产生亲近感、融合感。

三是补齐公益活动的短板。很多国家的孩子,从小就要承担社区公益或是有偿劳动,比较平时,孩子们课业负担较重,没有精力参加社区组织的有关公益活动,而放假了,时间相对充裕,父母不妨鼓励或带着孩子参加一些公益或有偿劳动,如送报纸、到图书馆做服务、去快餐店打工、到街头维持交通秩序等。这些看上去微不足道的公益活动,是从小培养孩子“心中有他人,心中有祖国”精神的良好途径,是培养孩子文明和谐行为和大众无私精神的基础,可以让孩子们从中体会到劳动的甘苦与助人的快乐。

总之,经过了一个学期的紧张生活,孩子们都期盼在暑假里放飞理想、放松心情。作为家长,要理解孩子的心情,不妨给孩子一个偏离课业轨道的机会,培养他们更广泛的兴趣爱好,使孩子们的创新意识、创造潜能得到充分展示和发挥,真正度过一个充实而又快乐的假期。 袁文良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