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专题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
9年来,她与“折翼天使”一起绽放
党建引领激发澎湃动力 扬帆奋进再谱金光新篇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十大先锋党支部之郑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运营分公司机电中心第七党支部
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

郑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运营分公司机电中心第七党支部是一个别具匠心、团结奋进的集体,这个集体的年轻人思想活跃、工作热情、敢想敢做、乐于奋斗,就像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讲话中所说的那样——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

的确,这支平均年龄只有29岁的年轻队伍,在短短两年时间便拿下多个“全国之最”,先后攻克互联网购票、手机APP、微信公众号/支付宝扫码取票、扫码过闸等多个行业技术难题,掌握了多项专利技术和专有技术,用他们自己的方式献礼建设中的国家中心城市,献礼生活在这片热土上的郑州市民。

节省成本 方便市民 ——不负家国不负卿

方便市民

——不负家国不负卿

据郑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运营分公司机电中心党委副书记许慧介绍,机电中心第七党支部成立于2018年10月25日(前身为机电中心第一党支部),由AFC一室全体成员组成。现有正式党员23人,预备党员1人,下设两个党小组。负责1号线、2号线、城郊线AFC系统的维修维护。

机电中心第七党支部的成员基本都是瑞丽创新工作室的成员,这是一个以原机电中心党委委员、现机关第四党支部委员郭瑞丽同志名字命名的科创机构,主要致力于安全生产、技术创新、降本增效、节能减排等方面的研究和应用。这个工作室类似一个兴趣小组,所做项目并非他们的日常工作范畴,工作最初并没有相应的研发费用,全靠党员的自觉和带动引领作用。

2016年,为解决郑州地铁客流量增大、买票排队时间长、兑零困难、设备维修维护成本高等问题、在国内没有一家地铁公司经验可供借鉴参照的情况下,第七党支部全体成员和瑞丽创新工作室的其他成员一起,在只有短短两个月的紧迫时间里,开始了互联网购票项目及云闸机创新项目的自主创新研究。

时间紧、任务重、责任大、要求高,他们不畏艰辛,夜以继日地开发探索,累了就趴在桌子上眯一会儿,醒来以后继续参与联调联试。他们充分发挥技术优势,深入查阅前沿技术资料,多方调研和考察,终于在2016年2月如期上线,成为国内首家自动购票机具备互联网购票功能的地铁。该项目仅在郑州地铁1号线上线使用,一年便为公司节省维护保养费80万元,降低设备故障率25%,节约备件费用30万元。

实现价值 靠近梦想 ——不负青春不负己

地铁互联网购票系统及云闸机创新项目的成功上线,推动了“郑州轨道交通智能乘车综合业务平台”项目的招标落地,郑州地铁全线网随之进入二维码通行时代。

同样,自2018年6月项目立项以来,机电中心第七党支部全体成员和瑞丽创新工作室的其他成员与厂家一起投身于条件尚未齐全的建设机房,加班加点,在2019年2月10日凌晨,完成了最后的性能优化,保障了2月14日郑州地铁商易行APP及扫码过闸乘车的顺利上线。

至此,郑州地铁实现了全线网“云闸机”、互联网购票以及电子客服等一体化服务功能,极大提高了通行速度,降低了现金管理成本,每年为公司节省运营成本200余万元,并形成了郑州方案,在轨道交通行业引起了极大的反响。机电中心第七党支部和瑞丽创新工作室一起,也先后获得了中国“互联网+”社会服务最佳服务民生机构奖、中国“设备管理创新成果奖”二等奖、郑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刷码过闸单次乘车能为每个乘客节省3分钟。别小看这3分钟,如果是高峰期,3分钟就有可能造成站厅的拥堵。”机电中心第七党支部成员魏鑫锋和李红亮介绍道。截至目前,闸机的刷码过闸已从开通时占总进站比例的7.12%增长到39%;自动售票机目前扫码支付购票占到了购买单程票总量的75%左右。

在“郑州轨道交通智能乘车综合业务平台”的研发中,支部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领团队成员一起理思路、定策略、明方向、编程序、搞测试。“没有一个人喊累,也没有一个人退缩,加班加点什么的大家都习以为常了,要说辛苦,可能就是我们的工程师头发越来越少了吧。”机电中心第七党支部书记白鑫幽默地说。

本报记者 李娜 曹继慧 文

廖谦 图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