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提升各级各类教育质量 推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高招今日最后一次集中填报志愿
把郑州打造成具有历史文脉 文化内涵的现代化城市
大学毕业生可在线 办理改签报到证
深化交通秩序综合整治 擦亮郑州名片亮丽底色
按照标准对各项方案 进一步完善细化落实
企业欲进入资本市场 未来须先过环境保护关
迅速行动 集中攻坚 尽快实现阶段性目标
不忘初心跟党走 砥砺前行新时代
父亲·郑报·我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十年,他切遍郑州供水的大管径
爱岗敬业 他用行动彰显时代工匠精神

退伍不褪色,退役不退志。退役军人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在郑州供水行业,一批又一批的退役军人扎根基层、能打能拼,涌现出感动全国网友的“短袖哥”张威、抢修队长张斌等,他们用智慧和汗水默默为郑州这座城市的发展贡献力量。值此全市上下喜迎民族盛会,庆新中国成立七十华诞之际,郑州日报联合郑州供水挖掘了一批郑州供水岗位上“优秀退役军人”,集中展现散落在身边的“平民英雄”。

当兵15年,党龄35年,54岁的关爱社两鬓斑白,不善言辞,可一工作起来却两眼放光,是个名副其实的“拼命三郎”。在新水厂的建设、三环快速化等全市重点工程项目的供水施工现场,都有关爱社忙碌的身影。22年时间,他从不公休,随叫随到,切遍了郑州的供水大管径;技术上精益求精,用工作点滴彰显时代工匠精神。

39℃高温下 他趴在“烙铁”上忙抢修

“关师傅真是让人很敬佩,不管多艰难的环境他都毫不犹豫地冲上去。”6月17日,郑州自来水工程公司材料设备供应中心的崔聚学,对关爱社非常敬佩。

这几日持续高温,农业路沙口路作业的大型挖掘机住友2号“热坏了”。暴晒后的机器像个烧热的烙铁,关爱社毫不犹豫地趴了下去,忍着灼痛认真维修起来。

39℃的高温下,晒得人生疼,关爱社一刻不停地操作,汗水瞬间湿透了工装,手上不停,脑子也不停地分析判断故障点。这样连续工作了一天,终于排除了故障。

这边刚修好,又赶往另一个现场。

这一天,只是关爱社365天中最普通的一天。

脚扭伤了 工作一刻也没停下

“咦,你咋拄个拐杖来上班了?”5月4日,郑州自来水工程公司经理李继看到公司的“宝贝”, 又关心又责备。

除了日常的机械维修,关爱社还肩负着整个工程公司施工现场的割管、打眼工作,是新旧管网连接链条上最重要的一环。

两个月前,西四环直径1.2米管道迁改现场,关爱社在徒手攀爬半人多高的管道时,因管壁光滑,不小心从管顶滑下来,扭伤了脚。不服输的关爱社忍着疼痛,一丝不苟按照工序切割、打眼,一干就是6小时。

三九隆冬跳水坑 整个人挂满冰花

夏天火辣辣的热,冬天干活会不会好受点?

“冬天带水作业,经常一身冰。”曹志伟,郑州自来水工程公司经理助理,材料设备供应中心的主管领导,一说起这位老大哥,曹志伟是忍不住替他叫苦。

有一年春节期间,德化街工地割管,当晚施工现场突然停电,现场照明设备及排水设备无法正常工作,但割管用的液压自行爬管机还能工作,沟槽内水位上涨,泥水瞬间淹没胸口。现场工作人员让关爱社停止操作,但关爱社不想因为割管耽误工期,一咬牙甩掉棉袄,跳进水里完成操作。

三九隆冬,冰水浸透衣服身体像刀割一样疼。关爱社却像“铁人”一样镇静地操作机器。施工结束爬出操作坑,关爱社身上挂满了冰花,整个人都冻僵了。

上班22年从未公休 切遍郑州大管径管网

关爱社今年54岁,1997年结束了15年的军旅生涯,来到郑州自来水工程公司,没想到这一干就是22年(目前岗位10年)。22年,关爱社从没有休过公休,没有节假日,有时多个碰头施工,更是几天几夜不睡,曹志伟说:“拼到让人肃然起敬。”

人不是机器,困到极限怎么办?

去年,商鼎路农业南路6根水管同时碰头施工,切割工作量特别大,关爱社割了3夜2天,割着割着,抓着切割机上的绳子就睡着了,绳子越拽越高,把人都带起来他才被拽醒。

据统计,每年关爱社接到的任务有200多项,今年1到5月份割管64次,打眼11次,修理97次……仅切割一项工作,5个月关师傅已经工作300多个小时。碰头施工需要停水,为将对市民的影响降到最低,割管作业通常都在深夜进行,崔聚学说,就是个铁人,也禁不住这样一夜一夜地熬啊!

啥活 总要有人干

出任务经常在郊外,一天一顿饭是常事,关爱社的胃落下了毛病。常年泡在水里,膝关节也有旧疾,身上擦伤等小毛病不断,还要一人对着整个工程公司8个项目部。

这么苦,这么累,就不想换换岗位?

关爱社的回答很朴实:“啥活都得有人干,我不干,不还得别的人干吗?!”他以高度的责任感,自觉把这项苦活累活揽在身上。

干一行爱一行,干一行精一行,凭着高度的责任感和高超的技艺,关爱社在岗位上没有出现过一次纰漏,他用军人的坚强意志和共产党员的优秀品质,奋战在设备维修一线,用22年的辛苦与付出阐释“优秀退役军人”。 张华 宁琳 钟夏 文/图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