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文摘 上一版3  4下一版
书店的“颜值”和“价值”
“老头子”汪曾祺
熟人生处
肝脏不好可诱发糖尿病
事都关己
琼瑶与出版人平鑫涛
艾灸祛夏病
重新阐释四大名著
吴大羽:用传统文化理解西画
早餐最好九点前吃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老头子”汪曾祺

虽然作为一代大师,汪曾祺有文学家、美食家、画家等一大串“高帽子”,但是在儿子汪朗和女儿汪朝心目中,他们的父亲就是一位对孩子宠溺得没有原则的普通父亲,以至于他家“没大没小”,就连孙女也可以喊汪曾祺“老头儿”。

对孩子宠得没有原则

汪曾祺被打成右派下乡时,汪朗刚上小学一年级,用拼音给父亲写了一封信。汪曾祺没学过拼音,但是为了给孩子回信,自己现学了拼音,对孩子充满了爱护之情。

汪朝是家中最小的女儿,汪曾祺去劳改时,她才三岁,等回来时已经六七岁了,汪朝说:“他对我们有亏欠之意,可是哥哥姐姐大了,就算被他宠着也不一定领情,所以他就把对三个孩子的亏欠都弥补在我身上,对我很宠,我都六七岁了,还爱背着我,他有点儿驼背,就那样还背着我走在大马路上。”

汪朝说自己小时候出去玩,有时上同学家很晚才回来,“他在家里等着着急,可是我回来后,他一句重话也没有。我跟孙女说:‘我的爸爸没有给我看过一次脸色。’孙女听后傻了,然后说:‘我也想要这样的爸爸。’因为她的爸爸妈妈脾气不好。”

汪曾祺对孩子的好,汪朗和汪朝异口同声地说简直是到了“没有原则”的程度。在工厂上班时,汪朝曾经上三班倒,“我下中班回家很晚,他都已经躺下了,还会起来给我做夜宵,然后再回去睡。我有时候上中班不想起床,他就说:‘要不我给你端床上吃?’我妈一听就火了:‘在床上吃,像什么样子!’我爸吓得不敢说话了。”汪朝说:“他真是个好老头儿。”

被孙女外孙女“嫌弃”

汪曾祺在外面是赫赫有名的大人物,可是汪朗笑说,在家里家人总是“打击”他,就连孙女都这样。

汪曾祺喜欢画画,有一次,尚年幼的孙女和外孙女批评他,“画的什么呀,荷花下面没水,旁边还空一大块地方。”两个孩子商量给他补一补,于是开始胡乱抹,又是添荷花又是添水,汪朗笑说:“老头儿一点也不生气,这幅祖孙合作的画现在还在。”

汪朗说女儿上小学四五年级时,批评爷爷写的东西一点也不好,因为“没词”,那时候的小学作文都要写些华丽辞藻,“我女儿听说爷爷是大作家,就去翻,结果翻来翻去没找到一个好词,都是大白话。她表妹听了在旁边帮腔:‘就是,而且中心思想一点也不突出,在老师那最多算二类文。’老头儿听了高兴,说:‘说得好,就是没词。’他乐颠颠走了,觉得这是他的特点,孩子看出来了,挺高兴。”

汪朗和汪朝笑说,老头儿晚年对什么事都不生气,但唯有一件事,一定会让他生气,就是他们的妈妈吃饭时不着急上桌。

汪曾祺负责的“家务”就是做饭,他从买菜就开始操持,每顿饭荤素搭配,很是上心,“我妈基本没做过饭,不做饭就不知道做饭人的辛苦,而且中餐需要温度,我妈吃饭时其实也没事干,但是她总是躺在床上看报纸,脚还翘得高高的,老头儿喊一次两次吃饭了,还不上桌,第三次就火了。我妈还爱说些闲话,比如说:‘这些食材都哪来的呀?’老头儿就说:‘垃圾箱里捡的,地沟里掏的,爱吃不吃!’看老头儿不高兴,我妈就咯咯乐。”

不爱辅导孩子写作

别看汪曾祺是一代文学名家,可是他不培养孩子,汪朗说他们几个孩子都是被放养长大的,老头儿从不对他们望子成龙或望女成凤。

他笑说正是父亲对他的帮助少,所以几次他都还记得。一次是小学毕业,那年是分毕业和升学两次考试,小学毕业作文是《我的家庭》,“考完后我妈说让我爸给我看看作文,应该怎么改,老头儿说我写得太简单概括,需要展开,例如你写了妈妈是干什么的,就要展开写她怎么工作辛苦,顾不上家等。”汪朗得意地说结果那年升学考试是同一个作文题目,他按照父亲教的,顺利地考上了北师大附中。

汪朗上大学后,妈妈让汪曾祺给儿子讲写作文,说好几遍老头儿都不理,脖子一梗:“我那时候谁教过我?”被逼无奈,拿了刚出的《古文观止》,找了一篇《五柳先生传》给汪朗讲,结果教了半天就再也不教了。

汪朗的大学毕业论文写元曲,因为知道父亲了解这些,就找老头儿要观点去了。果然按照父亲说的,他的论文顺利通过,汪朗笑着说:“虽然教的次数不多,但都帮在了关键时刻,还是很有用。”

虽然在文学上对孩子教诲不多,但汪朗说父亲的待人接物却都对孩子言传身教:“老头儿这一生就是八个字‘认真做事,平等待人’,我们基本上都学到了。” 摘自《北京青年报》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