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理论 | 上一版3 4下一版 |
|
||||||||||||
|
||||
钟 研 近日,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在京发布题为《变革三农: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挑战与对策》研究报告。报告认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是资源要素领域的市场化改革,其中土地制度关系农业经营方式的转变、农民和集体财产性收入的获得、一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是关键的突破口。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卢迈表示,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从中国现代化的全局来考虑。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中国现代化发展到当前阶段各方面结构性矛盾推动的产物,也要服务于现代化的长远目标。 报告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生产不断上台阶,保障了粮食安全和各类农产品的供应,有力地支持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农民增收和脱贫,中国人民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回答了“谁来养活中国”这一“布朗之问”。 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以及内外发展环境发生了一系列具有基础性和关键性的变化。这些变化包括: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调整,第三产业在经济中的比重超过50%;人口城镇化率即将达到60%,城镇化增速将放缓;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将迈入高收入国家行列;经济增长方式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从投资驱动转向消费驱动,高速增长时代结束;人口老龄化加深加快,进入深度老龄化;生态环境约束趋紧;改革进入深水区,需要更多依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发生深刻调整,多边主义国际秩序面临更多不确定性。 报告认为,这些变化将重塑农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角色。农业仍担负着保障粮食安全的重任,但是粮食安全的内涵和重点需要发生变化。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在降低,但仍是吸纳就业的重要部门。农业作为产业吸引力不足,直接制约乡村社会的活力。农业对农民增收的支持能力在下降,但仍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农产品总量供给充裕,但是在满足更高消费水平上还存在质量和品类上的结构性失衡。农业发展需要资源要素投入,但面源污染和点源污染问题突出,受到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的制约。农业将面临更加激烈的国际国内竞争,但是多重因素限制了农业竞争力。 从长远的现代化目标出发,农业需要在中国未来经济社会中承担以下功能:一是保障高水平的粮食安全;二是满足对农产品消费升级的需要;三是支持农民增收和缩小城乡、地区收入差距;四是提升农村社会活力;五是促进农村生态环境改善,推动整体生态文明建设。 报告认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消除产品层面的诸多短期结构性问题,但这些问题是更长期的资源要素禀赋、体制和制度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更要着眼于解决长期的结构性挑战,为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打下基础。 报告指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是资源要素领域的市场化改革,其中土地制度关系农业经营方式的转变、农民和集体财产性收入的获得、一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是关键的突破口。改革成效有赖于推动城乡优质生产要素的联合,农村“三块地”改革要综合推进和联动。报告还强调,要进一步推动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大对农村的人力资本投资和农业技能人才的培养,进一步完善农村金融体制机制,通过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推动农业向绿色、清洁化的方向发展。此外,还需要完善农业相关的市场基础设施,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优化农业财政支持政策体系,建立和完善新时期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强食品安全的监督管理。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