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文体新闻 | 上一版3 |
|
||||||||||||||||
|
||||
郑报全媒体记者 张思沛 王文捷 文/图 “蓝色经典”的鼻子磨蹭着他的脸颊,枣骝色马儿晃动着鬃毛,时不时还仰头发出两声嘶叫。这是蒙古族骑手额呢日乐与马儿交流感情的方式。 昨日,额呢日乐在第十一届全国民族运动会8000米速度赛马中,如愿以偿获得三等奖。记者在比赛空隙,见到了马厩中的额呢日乐,他皮肤黝黑,身材瘦小,与别的骑手不同,在遛马的时候,他总是和自己的马儿“窃窃私语”。 16岁的蒙古族小伙额呢日乐,今年是第一次参加全国民族运动会,也是河南代表团的一位优秀选手。他与马儿独特的交流方式,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在额呢日乐的身上,记者发现了一位骑手与马儿之间无声的情感交流。 骑手梦想心中绽放 蒙古族享有“马背上民族”的美誉,额呢日乐从小受到了家人的熏陶,他的心里便埋下了“驭马”的种子。直到13岁那年,他遇到了练马师,进入了马术队,这粒种子便开了花。“进了马术队之后,因为表现不错,经常被教练夸赞,也就越练越喜欢,骑马的动力也越来越大。我享受骑马带给我的乐趣,这是一切都不能相比的。我的梦想就是要做一名优秀的骑手。”他坚定地说。 马儿的智商相当于一个四岁孩子,它可以完全听懂人们给他的指令和意图,“小孩子都是贪玩的,马儿也一样的,它相信你,信任你,兴奋的时候就和你玩,拿它的鼻子使劲蹭你,生气的时候,根本不会让你骑它。有时候,调皮的马还喜欢和我们骑手‘开玩笑’,骑手刚一上马,它故意把你摔下来。”额呢日乐说起马的品性像是打开了话匣子,与记者分享他与马儿的那些琐事。 与马为伴也曾受伤 骑手是一个高危职业,许多比赛项目需要的是人与马的高度配合,受伤也成了骑手们的“家常便饭”,额呢日乐说自己被马儿踩过、咬过、踢过,但是最严重的一次是伤到了胳膊,恢复了几个月才好。 “刚开始学习骑大马的时候,我骑的那匹马突然越走越快,好像感觉自己已经不能控制它了,它跑到墙角停住了脚步,我直接从马背上空翻下来倒地,一只胳膊当时就肿了起来,那次可真把我吓坏了。”额呢日乐现在回忆起来,仍心有余悸。 谈起过往,记者问他是否后悔学习马术,他却笑着说:“虽然想起来有点后怕,但是我从不后悔,就一次普通摔跤而已,几个月也就恢复了。” 马成为他的家人 与马建立深厚的感情,是一名骑手的入门学问,额呢日乐在这方面也有他自己独有的驯马“读心术”,他说:“我是要给马立规矩的,什么是能做的什么是不能做的,如果它不听话做错事,我会用心教导它,对我而言,我驯的马都是我的家人。” 每当参加大型比赛时,额呢日乐的“战马”比自己还要兴奋,他说:“当我牵着马匹进入赛道时,我的马已经知道了自己要奋力一搏,勇往直前,能感受到它的全身都在颤抖,耳朵竖起来向前,像将要离弦的箭。出发前我也会给它鼓励,拍拍它,给点声音,告诉它不要紧张,这不仅是对马,对我也是一种暗示。” 呼和浩特的天气像是马的脾气一样,阴晴不定,没一会儿湛蓝的天空就被乌云吞噬了。记者发现,在采访的过程中,“蓝色经典”总是和额呢日乐“撒娇”,而他也不停抚摸着“蓝色经典”的脖颈,这个马背上的“旋风小子”与马为伴度过了三年的青春岁月,期望他在更广阔的跑马场上一骑绝尘。 本报呼和浩特专电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