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01版:封面 | 4下一版 | ![]() |
|
||||
新华社记者 王丁 宋晓东 沃野千里,这里是中国粮仓;联通世界,这里架起开放桥梁;山青水美,这里书写绿色崛起。 这就是中原河南! “伸手一摸是春秋文化,两脚一踩是秦砖汉瓦。”历经沧桑的河南大地,承载着千年中华文明。扭住发展不放松,扛起粮食安全重任——河南从曾经最贫困落后的省份之一成为今天的农业大省、全国重要经济增长板块、内陆开放重要地区,大步迈向高质量发展。 稳住“大粮仓” 抓紧“粮袋子” 日前,记者来到河南省郸城县,在胡集乡大舒庄村看到,2000多亩“麦茬红薯”的红薯秧已经长出了20多厘米,种粮大户贾云飞还沉浸在今年小麦的丰收喜悦里:“今年小麦真是大丰收啊,一亩地最少也有1200斤,现在种粮省事省力又高产。” 中原熟,天下足。素有“中原粮仓”之称的河南,今年再次迎来丰收。国家统计局河南调查总队发布消息称,2019年河南夏粮产量达749.08亿斤,比去年增加26.34亿斤,再创历史新高,且今年河南夏粮播种面积、总产量和单位面积产量均居全国第一,夏粮增产对全国贡献率达44.9%。 新中国成立后,解决粮食问题曾是全国的头等大事,作为传统的农业大省,河南不断加强农田水利基础建设,改善农业生产环境,粮食生产能力不断提升。 在河南省商水县杜店村,水泥路修到了田间地头,每50亩就有一眼机井,刷下电卡就能自动浇地,全村3000多亩地不到3天就能透浇一遍。渠相通、路相连、旱能浇、涝能排,土地平整肥沃,这样的高标准农田在中原越来越常见。截至2018年底,河南累计建设高标准农田6163万亩,农田基础设施显著改善,抗灾能力明显提升,中原粮仓牢牢地扎在了麦田里。 (下转二版) |
3上一篇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