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办好一个会 提升一座城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最美志愿者”牛振西:做有益于社会的事
在平凡岗位书写精彩人生
“石榴籽”志愿服务组亮相
争做“绿城红绿灯”
用志愿者行动展示郑州良好形象
“健身·棒”志愿服务启动
文明携手你我他 争做惠济“红孩子”
走进公交主题车厢了解全国民族运动会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郑州交警李延安:
在平凡岗位书写精彩人生

郑报全媒体记者 汪永森 通讯员 韩黎剑 徐振珂 文/图

7月下旬,火车站地区地面温度可以煮熟鸡蛋,郑州交警三大队车站一中队副中队长李延安身上的警服湿了又干,汗渍化成了一圈又一圈的盐斑。

“我把火车站当成我的家,我希望这个家越来越好。”李延安在火车站疏过堵、纠过章,在拥堵面前不畏惧不退缩,更努力地将这里的道路通行环境变得越来越有序。

在火车站疏堵六年,他每天执勤走路超万步

2013年,李延安来到火车站地区时,随处可见的机电动三轮车、黑车、摩的不仅引发了道路拥堵,还不断给省会的窗口形象抹黑,而无序的通行环境还给市民的人身财产安全带来了威胁,他经常最早上班却最晚下班,休息的半天时间也会不由自主地观察火车站的交通变化。

郑州市开展城区道路秩序综合治理以来,李延安和中队长王杨带领大家集思广益,并对一些方法反复论证和试用,一步步完善道路交通标识、增加路上隔离装置、处罚清理占道违停车辆,充分盘活道路资源,使得整个火车站地区的拥堵概率明显下降。

“从接班到下班,每天执勤步数都要上万步,路人问路六七十次,查处非机动车行人四五十起,对机动车违章警告和处罚二三十起。”李延安坚持每天在辖区巡逻 ,暑期汗水把他的皮肤泡出了汗斑,他的衣服湿透又被晒干,警服上的汗渍化成了一圈又一圈的盐斑,他却从没有叫苦叫累。

“零投诉”治理“七类车”让交通变得有序

一年前,机电动红色三轮车、黑车、“大力神”电动车、摩的等“七类车”还在火车站地区猖獗运行,每天临近商圈下班时段,非法营运车辆就会在火车站、银基商圈附近扎堆违规载客,整个火车站地区因此陷入混乱状态。

中队长王杨把这块最难啃的硬骨头交给了李延安,李延安带领中队民警和辅警发起对摩的、“大力神”电动车、改装四轮平板车的整治行动,加大整治处罚力度,对违规上路 的“七类车”一经上路行驶全部暂扣,3个月查扣摩的、“大力神”电动车、非法改装电动平板车等车辆近700辆次,并实现了“零投诉”。

如今,再到火车站和银基商圈,非法改装电动平板车和“大力神”电动车违规上路行驶的现象基本消失,摩的在路边扎堆等客拉客的现象也消失了,火车站地区恢复了秩序井然的良好局面。

坚守街头一线,在平凡岗位上书写精彩人生

执勤间隙,李延安在树荫下打开手机,盯着屏幕上的一幅图画露出笑容,这幅画是女儿画给他的,里边是一个交警在马路上指挥交通,陪伴身边的是红绿灯和警车。这幅画是女儿送给李延安的生日礼物,那天他上班就忙碌起来,晚上又加班夜查,女儿等到深夜也没有等到他,妻子把这幅画拍成照片发给他,还会抱怨一句“火车站才是你的家”。

自2008年从部队转业分配到郑州交警三大队至今,李延安在普通的公安交通管理岗位上,从一名初出茅庐的新警到现今成为郑州交警三大队车站一中队副中队长,多年来他获得了多项荣誉,被评为郑州市公安局优秀共产党员、火车站地区先进个人、优秀公务员、交警支队先进个人、优秀民警等。

“我们的一句劝阻也许会避免一次交通事故的发生,我们的一分钟坚守也许能挽救一个家庭。”李延安说,交警是“焦警”更是“浇警”,严寒大雪中,骄阳烈日下,无论刮风下雨,还是雾霾尾气,他和同伴们始终站在街头一线,用执着与坚守书写着平凡岗位的精彩人生。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