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09版:县区新闻 | 上一版3 4下一版 | ![]() |
|
||||||||||||||||||||
|
||||
本报记者 孙志刚 通讯员 张黎 孩子银铃般的笑声响彻晴空,就像放飞的鸟儿翱翔蓝天,给人无限希望。然而,当天使折翼,在蓝天划成一道直线,阴沉沉的天笼罩在家长、孩子的心头。折翼的天使,同样有飞翔的梦想。窦豫琦,就是一位用温暖的双手托起折翼天使的园丁。 窦豫琦,是郑州市中原区育智学校的一名音乐教师。像姐姐、像妈妈一样呵护着与众不同的孩子们。2010年, 窦豫琦走进中原区唯一一所公办特殊学校——育智学校。生活在这里的孩子年龄在7至18岁,有着中、重度智力残疾,孩子们患有唐氏、自闭、脑瘫、多动、癫痫、先天智力低下等疾病。 接触中,孩子们古怪的表情和发病时的症状也曾让她感到惊恐。但责任,让窦豫琦明白不能放弃。窦豫琦学习特殊教育理论,向老师学习教育教学方法,还通过与家长的交流,努力了解每一个孩子的特点。2011年上班的第一年冬天,带着孩子们排练了手语舞蹈《感恩的心》,在中原区迎新晚会上演出后,引起了很大的关注,谁也没有想到,就是这样一群肢体不协调的特殊孩子,能把这首歌演绎的如此感人。 窦豫琦在这条特教路上,一走就是八年。有艰辛,有泪水,也有过动摇和放弃,但最终选择了勇敢走下去。教学时,一件事让窦豫琦十分难忘。一个星期六的下午,一位叫妍妍的女孩走丢了,她是个重度智力残疾的女孩,只会发单音,走路习惯的晃头,听力也有障碍。窦豫琦知道后和妍妍妈妈一起寻找,久经波折最终在一处花坛边找到蜷缩在那里的妍妍。“当时我一把抱住她,哭的比她还凶。”窦豫琦说。 学校里的孩子们成了窦豫琦最大的希望。然而,一次健康检查,她却迎来人生的当头一棒。2015年11月,窦豫琦被查出“肝细胞癌”,这个27岁女孩一下蒙了。在做完“肝左叶切除术”后,她变得格外坚强。“我不能倒下,年迈的父母需要我,幼小的女儿需要我,班上的学生们需要我。”窦豫琦时刻提醒自己。这股力量也支撑着她积极进行术后康复治疗。最终她再次回到工作岗位,回到了孩子们中间。 为了更好的帮助特殊的孩子,2016年窦豫琦引入了音乐治疗课。通过音乐治疗让患自闭症的孩子,能感受到音乐的节奏。经过一年的训练,这个孩子还能唱出“我是一只小小鸟”。几年的音乐课下来,许多孩子已经从之前的表情呆滞,变得面带微笑,从对音乐的无动于衷到跟着音乐律动做游戏。后来,还成功举办了一场属于这些孩子们的专场音乐会。孩子们表演了器乐合奏、舞蹈、时装秀等十几个节目。当这场“冬日暖阳,快乐绽放”大学生与特殊儿童融合音乐会呈现给观众时,赢得了热烈掌声,泪水却从窦豫琦的眼睛奔涌。 此后,窦豫琦还组建了非洲鼓社团。2017年7月带领孩子们在河南艺术中心成功举办了“温暖的豫见——寻找智慧星”特殊儿童音乐会;2019年参加河南电视台少儿春晚。幸福和笑容荡漾在孩子们的脸上,也让窦豫琦感受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她说,我愿和这些孩子们一起,和这些折翼的天使,一起完美绽放,一起为梦想翱翔!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