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建设国家中心城市 上一版3  4下一版
植物园 5万平方米花海即将呈现
一条见证城市发展的“幸福路”
杂乱老街变通途
文化长廊构筑别样风景
手抄报里的“郑州美”
我市大规模调整道路临时停车位
“机场专场” 文明礼仪培训班开讲
“绿城小使者” 走进社区儿童之家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一条见证城市发展的“幸福路”

本报记者 孙志刚 通讯员 李悦鑫 文/图

棉纺路是一条郑州人耳熟能详的老街,一边写着“前世”,一边讲述着“今生”。虽然“隔代”相望,但情感的延续,脉络相通,暖流涌动……

棉纺路是贯穿西部城区东西的一条主干道,由西向东以前路北侧是国棉六、一、三、四、五厂的生产区,如今整体开发成高档社区;南侧仍保留着原国棉六、一、三、四、五厂的生活区。这条路涉及棉纺路街道办事处、秦岭路街道办事处。

7月25日下午4点,宽阔、洁净的棉纺路快车道上车流稀疏,斑马线、隔离护栏等市政设施功能齐全、标识清晰,人车各行其道秩序井然。

骄阳似火,在棉纺西路三棉东社区一栋临街楼的空地上,一位老人在路边花池旁认真地看着展板。“1953年郑州第一棉纺织厂筹备兴建、1960年毛泽东同志到郑州国棉四厂视察……”每个花坛上镶嵌着一个展板,用文字记录郑州国棉厂发展史,讲述着这条老街的“前世”。

时光如梭,进厂时15岁的小姑娘,如今已是耄耋老人。76岁的李桂云感慨万千:“我15岁进国棉六厂,干了34年。”老人讲起当纺织女工的芳华,十分自豪。指着眼前的棉纺路,老人说,这条街道以前可乱,现在管理得特别好,看着这些变化心里很高兴。

棉纺路两侧修建了功能实用的设施。在一栋临街楼前的空地上,围着一棵大树安装了一圈的木椅。80岁高龄的周宏斌,散步累了就坐在木椅上休息。周先生介绍,他一辈子就生活在棉纺路两侧,在国棉三厂工作了44年直到退休。“我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退休工资每月4000多元花不完,天天在家歇着还在涨工资,这样的好事俺赶上了。”他说。

沿着棉纺路从东往西走,走不多远就能看到微景观、小游园,到处花团锦簇,郁郁葱葱。路北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繁华商业比比皆是,在锦绣城、方圆经纬等小区的入口,道路渠化,硬隔离变成了绿植隔离,极具人文气息。“郑州三棉”大门两侧,假山、景观松树及绿化装点着这个古老的建筑。据介绍,这里要建设一座纺织博物馆,目前正处于筹建阶段。

“见缝插绿”是棉纺路两侧一大特点,西边一处游园内,红黄两色的长廊仿佛穿越时空,植入现代时尚元素,葡萄藤绕着廊桥攀爬,郁郁葱葱的绿色让这条老街也焕发生机。

浓厚的人文气息已成为棉纺路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标语,天地之中,大河之城——郑州;老家河南记忆中原、时尚商都、武动中原等彰显郑州文化特色镂空标牌传递着浓郁的人文气息。在郑州报业集团的阅报栏内,更新着当天的《郑州日报》,市民驻足观看,了解时政信息。隆隆织机声已远去,悠悠文化香飘来,这片富含历史符号和纺织文化的老城区,正在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