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县区新闻 | 上一版3 4下一版 |
|
||||||||||||||||||||
|
||||
本报记者 张立 通讯员 孙瑞 耄耋之年的老兵耿占林精神矍铄。临近八一,在他位于新郑市孟庄镇耿湖村简陋的家里,说起“忠诚”二字,老人目光如炬。“做人首先要诚实,对党忠诚,对人民忠诚。”有64年党龄的老人说,“我一生坚持这样做,也教育孩子们这样做。” 1935年出生的耿占林是新郑市孟庄镇耿湖村人。上世纪50年代,耿占林响应号召加入了抗美援朝志愿军。“我那时不到20岁,同伴儿也都是这个年龄,大家从中原腹地出发,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保卫祖国。”说话间,老人打开一个旧木箱,党员证、党费证,勋章、纪念章满是岁月的痕迹。 1955年,在入朝志愿军某部,耿占林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参加抗美援朝,是老人此生最难忘的经历。在朝鲜战场上,耿占林敢于拼杀、勇于作战,从一名志愿军战士,成长为班长,带领十六七名战友,荣立集体三等功。参军证上的“班长”职务,记载着当年的枪林弹雨。 “在部队行军,路过果林,果子熟了掉在地上,没有一个人去捡。”耿占林说,“连长说,人民军队为人民,要把老乡们看作自己的家人。” 50年代复员归来,耿占林先是在当时的孟庄管区担任民兵武装队长。从部队到民兵武装队,耿占林工作起来得心应手,在民兵武装队工作了两三年。 后来,上级任命他到当时的小石庄大队工作。“我们耿湖村和其他五个村,当时都属于小石庄大队。”耿占林回忆说。在小石庄大队,他先后担任过大队副书记、大队书记,带领村民发展生产。 “从50年代到80年代,大约30年里,感觉自己没有歇过。”老人说,他在6个村先后打了二三十口机井,建起两个磨坊、两个油坊,用花生、大豆榨油,带领手艺人熬糖色,弹棉花、轧棉花…… 在地方,老人依然不改其军人作风——忠诚担当,任劳任怨。1960年,郑州从新郑、新密、荥阳各抽调1000人,到郑州修建大桥,被选中的耿占林带领孟庄几位战友,到郑州吃住在工地,克服种种困难,埋头苦干整整一年,圆满完成任务。 “如果用一个词语来概括我们的家风,那就是诚实,这是爷爷经常对我们讲的。”耿占林的孙子耿志峰说,“我要把这种优秀的品格传给我的儿子,也希望我的儿子将来也当兵,像爷爷一样为国家做贡献。”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