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文摘 上一版3  4下一版
教育题材影视作品暑期升温
清初四画僧的传奇人生
减肥与荡秋千
心理年龄关乎身体健康
警惕急性脑卒中“偷袭”
民国的演艺圈与黑社会
人间炎凉
人为什么会恐高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心理年龄关乎身体健康

心理学和医学研究人员注意到,心理年龄或者说主观年龄的“魔力”比想象中更强大,“你的心有多老,身体就有多老”,反过来讲也一样。

说起心理年龄,相关研究中最有价值的部分之一要数心理年龄与性格的相互作用。你可能简单地认为,随着年龄增长,人会变得温和、不那么外向,也不再乐于接受新的知识。但研究显示,这种变化在内心较年轻的人身上不那么明显,在心理年龄大的人身上更突出。

更有趣的是,英国广播公司(BBC)援引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心理年龄小的人更认真、更不容易神经过敏。说得通俗些就是,老顽童们仍然拥有时光赋予他们的智慧,但无须以牺牲精力和活力为代价,心理年龄小和“不成熟”不能画等号。

用临床医学人员的视角观察,好心态与好身体的联系可以获得统计数据背书。法国蒙彼利埃大学的雅尼克·斯蒂芬研究员追踪了1.7万名老人,结果显示:认为自己比实际年龄年轻5至8岁的人群,患抑郁症和老年痴呆的概率低于平均水平;如果某人觉得自己比实际年龄大8至13岁,情况就不妙了——即使考虑了包括教育、种族或婚姻状况等外部变量,后者的死亡风险也高出18%~25%。

斯蒂芬指出,心理年龄越小的人,越有可能在退休后云游四方或学得新本领。而且,身心健康与心理年龄的互动是双向的:如果老是感到沮丧、健忘、虚弱,你会怀疑自己老了,恶性循环由此诞生——心理年龄的快速增长会让你感觉自己更不中用。

德国心理学家推测,为自己设定较小的心理年龄是种自我防卫策略,目的是保护自身免受负面年龄成见的影响。在年龄成见最普遍的领域,如涉及工作、健康和经济能力的语境下,人们给自己设定的年龄更小。 摘自《青年参考》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