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06版:县区新闻 | 上一版3 4下一版 | ![]() |
|
||||||||||||||||
|
||||
本报记者 李晓光 通讯员 宋跃伟 文/图 时近傍晚,“日出嵩山坳,晨钟惊飞鸟……”悠扬动人的《牧羊曲》响彻整个山村,村民们吃过晚饭,走出家门,散步、跳舞、聊天……享受着新时代的新生活。 82岁的燕武长做梦也没想到,这像“世外桃源”的地方,竟是祖辈居住的村庄。 老燕所在的村庄是登封市中岳街道办事处北高庄村,行走在北高庄美丽乡村的山水之间,一座山、一座庙、一个湖、一片片古村落群,更有那数千年的文化积淀,无不让人停下脚步去体验、去感悟。 “三年之间,俺村发生了这么大变化,就是借鉴学习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通过对人居环境的集中整治,加大省传统村落保护,推进美丽乡村的建设。”北高庄村党支部书记毛伟锋说。 “早些年,俺村就是个贫穷落后的小山村,村里路只有二尺宽,靠上山砍树梢卖钱生活,日子相当艰难。”燕武长提起过去的日子不住摇头叹气。 大山在赋予北高庄村贫困的同时,更赐予了优美的自然环境,嵩山卢崖瀑布景区就在该村区域内。2013年,北高庄村被列入河南省首批传统村落保护名录,2016年被郑州市公布为历史文化风貌特色村。 “我们村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是个名副其实的历史文化风貌特色村!”毛伟锋介绍,唐代著名隐士卢鸿一在这里的卢崖寺院隐居,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徐霞客游记”游历嵩山涉足此地,1750年乾隆登嵩山时修建的御道从村旁经过,且存有乾隆摩崖石刻一块,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 “在传统村落保护中,我们尽可能保留原始风貌。”毛伟锋介绍,民居改造中,该村按照统一风格、统一方案、统一设计、统一实施的原则,对列入美丽乡村改造范围内的建筑统一采用富有嵩山文化特色的风格,运用黑灰相间复古工艺,尽可能地保留省级传统村落的肌理、街巷空间及民居建筑特色。目前改造完成110余户,已经形成和景区相协调、与村东的四里河相映成趣,初步形成了具有现代生活和传统文化共生独一无二的古村落。 丰富的历史文化,优美的自然环境,形成了该村秀美的山水文化、纯朴的乡村旅游文化和传统的佛教耕读文化,为发展乡村文化旅游夯实了根基。 目前,北高庄村建立的二十四节气博物馆,已成为嵩山乡土的记忆。“接下来,我们将以牧羊曲为主题,植入嵩山文化内涵,深入挖掘隐士文化乡村体验环境,加强与中岳庙、卢崖寺、卢崖瀑布等景区的联动,致力打造嵩山坳国际乡村隐居度假区、河南乡村创客基地、登封非遗文化保护和传承创新基地,逐步形成古村居文化体验游、自然风光游和休闲生态游等乡村特色旅游。”毛伟锋信心十足。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