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报记者 郭韬略 刘超峰 陈凯 “郑州银行杯”2019郑州国际马拉松赛将于10月13日在郑东新区CBD鸣枪开跑,在第一届大获成功的基础上,第二届郑马不只是让广大跑友翘首以盼,诸多业内人士也极为关注。针对郑马,多位资深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纷纷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维护跑友热情 引导科学健身 都说“人生是一场马拉松”,这句话用在已经年过八旬的李培立身上再贴切不过。年轻时当运动员就是从事中长跑,退役以后当教练,先后曾担任河南省田径队总教练、国家田径队女子中长跑教练,直到现在依然活跃在执教的第一线,李培立是正经“搞了一辈子马拉松”。多年的执教生涯中,他培养出了周春秀为代表的众多优秀运动员,并荣膺“河南体育世纪十佳教练”称号。直到现在,李老还会经常深入到基层,指导青少年运动员训练,每个周日,他也会按时出现在河南农大的田径场上为跑友们提供帮助。 作为业内名宿,李培立亲身见证了中国马拉松运动的发展,特别是河南省马拉松比赛从无到有、从起步到繁荣的全过程。“目前国内的马拉松赛事呈井喷状态,是有其必然性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健康越来越重视,对健身活动的需求也越来越旺盛,而跑步是一项简便易行又效果极佳的健身活动,特别是对提升人的心肺功能帮助非常大。人的心肺就像汽车的发动机,发动机强劲有力,车跑起来自然顺畅。参与的人多了,对比赛的需求自然就大了,而比赛越来越多,反过来也给了跑友们更多选择的机会。”李培立说。 马拉松的发展,也让李培立的“学生圈”从原先的专业运动员扩充到了更多业余跑友。“在和跑友们的接触中,最让我感慨的是他们的热情和刻苦程度,比一些专业运动员还要强。”李培立说。而在这位专业教练眼中,这样的热情也是一把“双刃剑”:“我刚开始知道一些业余选手一年都跑10多场马拉松,真的很吃惊,因为我们的专业运动员一年也就是跑个两三场。当然,两者之间是有区别的,专业选手的目的在于创造更好的成绩,为此必须要有几个月的系统准备。而对于业余选手来说,多跑也不是问题,关键在于心态,比赛也要有重点。大多数比赛就当成一次训练,跑完全程这没问题,但千万不能每次都要追求最佳成绩,这样反而会对身体造成严重伤害。” 李培立说,作为赛事组织者,在维护跑友热情的同时,也有责任做好跑步常识的普及,引导跑友科学健身:“马拉松毕竟是一项极限运动,对人体消耗极大,没有科学的方法,只能是适得其反。” 吸引优秀选手 提升竞技水平 马拉松是少有的参与人数众多、业余选手能和专业选手同场竞技的比赛项目,而专业选手的水平,特别是冠军成绩往往是衡量一项马拉松赛事质量的重要指标。原中国女子马拉松队总教练、中长跑训练专家杜怀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就表示:“郑马应该加大力度,邀请世界高水平运动员参与,提升整个赛事的竞技水平。” 从创办之初,郑马就提出了对标“双金赛事”,对此杜怀策高度认同:“这显示出了郑州市政府和郑马组委会办高水平赛事的决心。双金赛事,从国际田联到中国田协,都是有一系列严格标准的,这其中竞赛成绩是一项重要指标。去年郑马的男子全程冠军成绩是2小时14分多,已经很不错。这方面还可以再努力,邀请更多、更优秀的世界级选手参赛,冠军的成绩好了,对郑马的美誉度以及在业界的影响力都是有很大推动作用的。” “10月份的郑州不冷不热,温度适中,郑马的赛道又相对平缓,这都利于运动员创造好成绩,这对优秀选手还是很有吸引力的。”杜怀策表示,“此外,还可以和中国田协加强沟通和合作,争取把全国锦标赛等专业赛事也融入其中,这样也会吸引到国内的一流专业选手参赛,促使郑马的竞技水平整体提升。” 提升赛事品质 擦亮城市品牌 去年的首届郑马期间,李培立正受聘在越南带队训练。虽然没在现场,但对郑马,他始终非常关注。“最值得肯定的是,郑马的赛道,穿越了城市的核心区,把郑州的精华都串联了起来。我们国内的很多马拉松,出于多种因素的考虑,往往把比赛放在远离市区的地方,但是你看世界上那么多著名的马拉松赛事,赛道都是在城区内,这样既方便选手参赛,又能更好地展示城市风貌,对宣传城市形象非常有利,所以我一直都主张马拉松的赛道应该放在城市核心区。”足迹遍布世界、带队参加过多次重大赛事的李培立说,“今年我看赛道有了调整,从郑东新区起跑,但整体思路没有变,这非常好,这样郑马才能成为郑州名副其实的名片。” 在杜怀策看来,郑马虽然是个后来者,但只要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不断提升赛事品质,跻身“双金赛事”并非遥不可及。“郑州首先有区位优势,地处中原,又是交通枢纽,选手过来参赛非常方便;郑州有着悠久的历史,近年来发展也非常快,知名度和美誉度都在不断提升,这些对选手都有很强的吸引力。还有很重要的一点,郑州市政府非常重视和支持,一届马拉松赛事涉及多方面的工作,有了政府的支持,比赛才会办得更顺利、更圆满。” 河南省体育局田径运动管理中心主任姚海涛同样表示:“郑州马拉松去年一亮相就广受好评,成了河南马拉松赛事的一面旗帜,穿城而过的路线、众多媒体的密集宣传、政府各部门的通力协作,充分体现了郑州市委、市政府对郑州马拉松的重视程度和打造精品赛事的决心。河南省马拉松运动未来发展需要有更多各级政府的积极参与和强力支持,在这方面,郑马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不能否认的是,在马拉松呈井喷式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管理组织粗放、质量参差不齐的现象。对此,杜怀策感触颇深:“比赛多是个好事,说明这项运动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但有的地方条件不够也硬上,甚至有的人纯粹是为了利益,以至于出现了不少不良现象,甚至是闹剧。从国家体育总局到中国田协,都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也开始加强对赛事的管理,让马拉松更加规范。这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最终能生存下来的,一定是组织严密、服务周到、竞技水平高的高品质赛事。这方面,郑马也一定要有这根弦,一定要坚持树立以跑友为核心的理念,做好赛事的组织、服务,不断提升赛事品质,这对比赛本身,对郑州市的发展都会大有裨益。”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