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封面 4下一版
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开好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专题民主生活会
市委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
民族的大团结 你我的运动会
郑州今年计划投资近4亿 新改建农村公路130公里
航空港区携手郑州海关 全力推进航空口岸建设
全力以赴集中攻坚确保民族体育盛会筹备工作高质量完成
市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 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举行
开幕式文体展演开始在奥体中心实地合排
不断完善城市管理体制 加大重点工作推进力度
经六路:闹中取静的“城市会客厅”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群众“点单”街道“买单” 改到居民心坎儿上
经六路:闹中取静的“城市会客厅”
经六路上的文化墙
扫二维码看 相关视频

本报记者 王 翠 文 周 甬 图

经六路,一个自带“故事流量”的街道。

从上世纪50年代省会迁郑,到今时今日,短短小巷方寸间,大大变化街区里。

一砖一瓦,群众智慧。一草一木,匠心凝聚。“社区花园”“城市会客厅”“林荫大道”……经六路的微更新,每一寸都改到群众心坎上,跑步的多了,遛娃的多了,连关键词都多了。

这里,以居民为圆心构建出5分钟生活圈;这里,成为居民散步遛弯的“新爱好”。柴米油盐酱醋茶,琴棋书画诗酒花,14字的便利和幸福,近在咫尺,触手可及。

路传民心: 一条传承与梦想之路

经六路,让1954年与2019年时间重叠。

路之变,要从省会自汴迁郑说起。

1954年10月30日,河南省省直各机关由开封迁入郑州,大部分省直机关的工作人员自此工作、生活在经六路附近。

克秀英,今年88岁,是当年第一批迁郑的省委机关幼儿园老师,回忆艰苦奋斗岁月,她感慨万千,那时,幼儿园没有围墙,用铁丝围起来,8个老师一间房全是通铺,两条长凳上放一块木板拼成床。

1954年3月8日,每个老师发了3棵法桐树苗,大家在纬一路、经六路上亲手种下法桐,如今已遮天蔽日。如今,当年来郑州的幼儿园老师大都已离世,最年轻的也有84岁高龄了。

在经六路改造过程中,为还原历史,经八路街道办事处和省委社区多次召集居民会议,广泛听取群众诉说老故事,充分收集文字和图片等素材,为核对关键点又翻阅了河南省委档案馆、郑州市规划局、郑州市党史办的大量文献资料,请教更多当事居民、知情者进行印证……

最终,经六路以“传承与梦想”为主题,设置“老故事橱窗”,展示居民提供的老物件,还原了省会发展拼搏奋斗的老郑州人的生活面貌;制作“花园路集贸市场”写真喷绘,承载几代郑州人的温情记忆;展示街道老照片,回顾街道的发展演变历程,把文化融入街道更新,将历史植入街道规划。

65年城市记忆,跃然墙上。

为数不多的历史见证者,或结伴,或儿女推着轮椅,驻足墙边,指点着、耳语着、诉说着当年的点滴故事。

省会迁郑,郑之巨变,从这里萌芽。

路传民意:路怎么改,大家说了算

经六路怎么改,谁说了算?

居民“点菜”,街道“切菜”,设计公司“炒菜”,社区“端菜”,说到底,这是一个群策群力的结晶。

“一级路长”街道党工委书记李华总协调,“二级路长”党工委委员姚丽华对接各方执行,“三级路长”省委社区书记曹淑华联系居民,项目设计负责人席华明提供创意,“核心创作团队”拧成一股绳全力奋战。

81岁的孙辑庸,是省委社区的老居民了,也是百姓中的“意见领袖”。

3月25日,孙辑庸和十余位楼长、院长接到通知,(下转五版)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