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郑州教育 上一版3  4下一版
引智发展 助推教育强区建设
聚焦优质均衡 共谱教育华章
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高品质创新教育”
紧握奋进之笔 书写品质教育新时代华章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管城区
引智发展 助推教育强区建设
名师培训
创客教育——Greenpower邀请赛

《诗经·商颂·玄鸟》记载:”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管城文化底蕴深厚,古老而厚重的历史文化使管城教育在积淀中传承使命。近年来,管城区教体局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以商都历史文化区建设为契机,创新工作机制,在优质、均衡、特色、和谐发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步伐。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落实立德树人任务

近年来,管城区教育系统坚持“围绕师德师风抓党建,围绕教育质量抓党建,围绕学校发展抓党建”的工作思路,以“党建引领、支部带动、党员示范”为党建模式,助力党建引领学校发展。

“党建+”激活了学校发展新动能。“党建+立德树人”,加强对学生的政治引领和价值塑造;“党建+师德建设”,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和师德师风建设得到切实加强;“党建+教育改革”,筑牢教育系统主阵地。

思想政治夯基固本,立德树人促发展。管城区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服务社会的教育思想,以做好党的建设为统领,积极推动学校党建工作与学校工作的融合发展,带动学校整体工作不断提高。

坚持均衡特色发展

打造管城教育名片

近几年,管城区重点围绕教育均衡发展做文章,加大教育基础建设投入,通过办学条件的均衡,促进教育公平。“十二五”以来,管城区政府先后投入资金约16.24亿元,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50多所,全部投入使用后,将新增1000多个教学班,新增学位约5万个。特别是最近几年,新学校建设进程充分展示了管城速度,每年都以2—3所的速度投入使用。

按照“多元融合、特色发展、品牌强校”的发展理念,管城区教体局制定了《中小学特色建设工作指导意见》,努力形成“一校一品牌、一校一特色”发展格局,大力实施教育发展品牌塑造工程,积极引导中小学走个性化、特色化、品牌化的内涵发展之路。如今,一批办学理念先进、办学特色鲜明的品牌学校不断涌现,独具特色的中小学都已成为助力“商都管城”建设的一张张亮丽名片。

引进优质教育资源

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创新教研方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2014年,“吴正宪小学数学教师工作站管城分站”成立,管城区教研室邀请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教学研中心小学数学室主任吴正宪及其教研团队来到管城,引领管城区小学数学骨干教师有效、有序、定期开展主题研修活动。

2017年11月,管城区教研室在6所初中学校成立了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9个学科教研基地,充分发挥了学科教学的示范辐射作用,提供了教研的实践阵地和校本研修的指导资源。

引进优质资源,助力中学教育提升。2016年,管城区教体局创新思路,引进郑州市外国语学校、郑州市回民中学,签订合作协议,实行托管,开启教育强区之路。2017年,郑州市第二十九中学引入特色教学,聘请俄语教师,开设了两个俄语特色实验班,学校被认定为河南省中学俄语教学共同体俄语(预科)教学合作中心。

“智汇郑州”人才工程

助力管城教育发展

积极开展优秀教师招聘工作。为推动“智汇郑州”人才政策在管城落地生根,2017年8月,管城区教体局制定了《赴高校引进优秀硕士研究生实施方案》,组织专家、校长招聘团队,赴教育部直属6所师范院校以及部分“双一流”高校,采用现场报名、试讲、结构化面试等环节优中择优。

切实解决优秀教师住房问题。按照招进来、留得住、干得好的工作思路,2018年,管城区政府积极为优秀教师申请公租房开辟绿色通道。截至目前,已分五批共为优秀教师解决公租房262套,真正留住优秀教育人才。

积极加强名师工作室建设,发挥名师的示范、引领、带动、辐射作用。围绕三年工作规划,将名师工作室切实打造成为教育教学研究的平台、名师骨干教师配管的基地,促进管城区教育事业快速发展。

奋斗新征程,整装再出发。管城教育人,将牢牢扛起建设教育强区重任,牢记师者初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砥砺前行,开拓创新,向着优质、均衡、特色、和谐的发展目标不断迈进,在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征程上不断取得新的辉煌。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