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郑州考古大发现书写中国考古史灿烂篇章
河南农业农村70年实现五大跨越
300名“丝路信使” 将参与《姓氏中国》纪录片拍摄
业界大咖建言 城市发展与规划
我省民营企业 进出口快速增长
第十六届世界象棋锦标赛在荥阳启动
郑州网球公开赛 赛程昨正式公布
省内128家景区9月6日至18日 将对郑州市民推出免票或5折优惠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聚焦第十四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业界大咖建言 城市发展与规划

本报讯(记者 徐刚领 曹婷 赵柳影)以“创新规划设计,提升城市活力”为主题的2019第十四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27日在河南郑州国际会展中心召开。本次大会设置了大会开幕式暨综合论坛和20多场专题分论坛等多项活动,吸引了国内外上百个城市的城市发展与规划领域从业者参加。论坛现场,多名来自国内外城市发展与规划领域的权威专家和知名学者,进行政策的解读和前沿的技术分享,纷纷发表了相关研究的演讲。

自然资源部总规划师庄少勤,在他的演讲“让城市因规划而更加美好”中表示,作为新时代的规划者,我们不仅要有新理念还要有新的思维方式,第一要有“生态思维”,第二要有“设计思维”,第三要有“用户思维”。他指出,一个城市是由一代一代人集体创造、集体培育的一个生命体,所以实际上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在塑造我们城市的未来。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理事长仇保兴,以“城市老旧小区改造,整体设计应先行”为题作了主旨报告。他指出,“城市老旧小区改造”是当前国家下达的一项新任务,关系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当前老旧小区改造试点存在着“重单项改造,缺整体设计”“重长官意志,缺百姓参与”“重部门延伸,缺‘公共中心’”“重政府包干,缺企业加盟”“重‘穿靴戴帽’,缺基本需求”“重硬件改造,缺软件管理”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仇保兴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

东南大学建筑设计与理论研究中心主任程泰宁,以梳理“城市与建筑的关系”为重点作演讲。他在演讲中强调:为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为了提升城市活力,我们需要的是一种跨学科、跨部门、跨行业的宏观整体的思考,一种“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整体性的思维模式。

同济大学副校长吴志强,发表了题为“城市中长期发展与规划技术趋势”的演讲。他认为随着大量的以人工智能为导向、为理念的“大智移云”的新技术时代的到来,彻底地改变了地球的整个面貌。这个迅速的变化也将影响我们城市规划,从简单的物质设计到对生产过程的设计,再到思维设计和空间设计,到今天的完全社会技术的整合设计,短短10年时间我们已经感受到了城市规划翻天覆地的变化。

亚太经合组织可持续能源中心专家Defilla Steivan,以“推动亚太经合组织城市可持续发展由模式向成果迈进”为题,介绍了“亚太经合组织可持续能源中心”在推动城市“可持续”方面的主张和工作目标。他指出,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来说,降低能源消耗和提升城市弹性是非常重要的。

日本国都市再生机构理事岡雄一,介绍了“日本国都市再生机构”在日本城市建设中的具体案例。他表示,通过在座与会代表的共同努力,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推动智慧生态城市的建立。

作为国内健康城市倡导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杨焕明以“基因科技和健康城市”为题进行了演讲。他表示,“健康城市”的本身即为“人民健康”,只有在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兼得的城市中,我们的老百姓才能实现“生命、生态、生活——三‘生’有幸”的目标。

北京大学景观设计研究院院长俞孔坚,在演讲的“国土空间规划的理论基础与关键技术”中表示,“国土空间规划”的本质是不同利益主体的协定共赢,是以“构建可持续的生态安全格局和蓝绿交织的国土生态基础设施”为目标。

对于郑州正在打造的海绵城市,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镇水务与工程研究分院副所长张车琼说,郑州现在推进的新区建设,包括向东、向西、向南的扩展,在新区建设的过程中,都融入海绵城市建设理念。这样一是有利于城市雨洪管理进一步提升,二是能够有效结合以人为本,提升人民的幸福感。

“听说市里对一些大的广场、公园绿地的开发建设,其实都考虑了海绵城市的雨水调节功能。”她指出,郑州的海绵城市建设是有需求,也是有必要的,并且现在的进展也相当不错。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