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深化对外开放 建设美丽新密
让“绿色古董”长青
中原路越发鲜亮了
开展专题讲座 建设美丽城市
祖孙三代上阵 演练狮舞技艺
志愿者演练提升服务水平
定制培训“套餐” 给纪检新手开“小灶”
郑州东站 智慧交通带来良好秩序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让“绿色古董”长青

本报记者 李晓光 通讯员 素静

一棵古树名木 一段生态佳话

——我市古树名木保护系列报道

树也是一种生灵,而且是一种生命力旺盛的生灵。世界上有许多上千岁的大树,历经沧桑而不老,形成一道靓丽迷人的文化风景线。登封,共有1100余棵古树名木,是河南省古树名木数量最多、稀有珍贵树种最多的市(县)。

这些古树名木多是伴随佛道儒三教的逐渐兴起、寺庙宫观等建筑物的兴建,引进栽植而保存至今。其中,树龄在1000~4500年的有500余棵,最著名、最珍贵的嵩阳书院两棵将军柏、中岳庙内的三公柏、狮子柏,树龄均在4500年以上。

嵩阳书院内的“大将军柏”“二将军柏”,是我国现存最古最大的柏树。历经数千年的风雨沧桑,两棵柏树至今依然枝叶纷披郁郁葱葱。“无论来之前对它有过多少想象,站在这里还是会被震撼的。”初秋的八月已有微微凉意,从陕西慕名而来的游客张军感慨地告诉记者,“以前在网上看到过‘将军柏’的故事,这次来登封旅游是专门到嵩阳书院看看这两棵古树的,没想到保存的这么好。”

据嵩阳书院工作人员介绍,书院内原有古柏三株。西汉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武帝刘彻游嵩岳时,见柏树身材高大,枝叶茂密,遂封为“大将军”“二将军”“三将军”。“三将军”于明末被烧毁,现只剩下“大将军”和“二将军”。“大将军”高10余米,围粗8米左右,弯腰躬礼,树干向南倾倒,砌石墙支撑;“二将军”高18.2米、围粗12.54米,是我国现存最大最古的稀世名木。经林学专家测定,“二将军柏”是原始森林的遗物,树龄至少为4500岁,堪称“华夏第一柏”,被专家誉为“活着的文物”“稀世珍宝”。

嵩山古树名木群不仅是嵩山历史建筑群历史沧桑的见证者、历史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身也是活着的文物、有生命的国宝,具有很高的经济、历史、观赏、科研和文化价值。因此,嵩山古树名木群的保护工作受到了登封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

“为使饱经沧桑的古树名木祛病强身、颐养天年,市委、市政府多次邀请北京园林局、河南农大教授等著名专家长驻当地现场指导,对古树全部进行会诊,并结合全部古树情况和专家意见,我们把古树的保护工作分成特级护理、重点护理和一般护理三种。”据登封市文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每年,该市都按照分级护理的措施对这些古树进行定期护理,同时向全市发出加强古树名木保护工作的通知,对人为破坏古树名木的情况进行集中整治,并采取措施,严防破坏古树名木情况发生。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