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民族的大团结 你我的运动会 上一版3  4下一版
文明观演 开幕式上的另一道风景
开幕式赛会志愿者的十二时辰
天南海北 共飨民族盛宴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开幕式赛会志愿者的十二时辰

郑报全媒体记者 董艳竹 通讯员 杨颖靓

9月8日20时,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在郑州奥体中心隆重开幕。这一天,赛会志愿者是如何度过的?他们都为开幕式做了哪些准备?记者进行了跟踪采访。

时间:9月8日零时

地点:郑州奥体中心志愿者之家

人员:后勤保障支队

4万个分装完毕的观众包,整齐地摆放在志愿者休息区的蓝色地毯上,静静等待天亮后被运送至开幕式体育场的每个座位。如此庞大的工作量对于开幕式后勤保障支队的247名志愿者来说已是司空见惯,毕竟这些天的演练过程搬水供需,他们曾创下150人用时10分钟搬运1000件纯净水、人均日行4万步的纪录。郑州科技学院的学生志愿者周新宇笑称自己已练成女汉子。

时间:9月8日9时

地点:郑州奥体中心体育场

人员:全体开幕式赛会志愿者

阳光明媚,碧空如洗,郑州奥体中心的每个角落逐渐热闹起来,等待着迎接建成后的第一次“重大检阅”。2932名开幕式赛会志愿者着装统一,精神抖擞,在郑州奥体中心内集结完毕,共同完成所有座席区观众物资摆放任务。

时间:9月8日15时30分

地点:电厂路公交站集中乘车点

人员:乘车引导服务队

“每一名乘车志愿者紧密配合和正确引导,是观众准时到达郑州奥体中心的重要保障。”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生赵雅欣在等着迎接自己的乘车队伍,年轻的脸孔神采飞扬:“此时的我站在阳光下等待着观众的到来,就像是观众等待开幕式的到来一样激动。当我看到观众乘客的脸上露出满意的微笑,对我们的服务竖起拇指表示认可,便觉得一切的付出和努力都值得。”

时间:9月8日16时30分

地点:郑州奥体中心东安检口

人员:社会观众引导支队

河南农业大学学生郭文萱负责社会观众引导服务工作,因为前期在学校和郑州奥体中心经过多次礼仪训练和实战演练,她和她的伙伴们早已克服最初的腼腆羞涩,能够非常自然地以最标准的动作、最亲切的话语和最灿烂的微笑来展现赛会志愿者的风采。

“欢迎光临郑州奥体中心,请大家注意脚下,小心台阶,跟随前方志愿者指引,以防掉队。”在志愿服务期间,因为观众众多,这些话要不停地大声重复,虽然嗓子很干、胳膊很酸、腿很累,但是当观众给予亲切的微笑,并说“谢谢,辛苦你们了”的时候,志愿者们脸上的笑容更灿烂了。

时间:9月8日17时

地点:郑州奥体中心运动员进场通道

人员:志愿者服务站

郑州大学新闻系学生牛滢笔直地站立在北门内志愿者服务站,为初次步入奥体中心的嘉宾引路。这个笑起来眉眼弯弯的姑娘对记者说:“我们的服务站点离北门最近,代表团和运动员进场第一眼就能看见,因此我们的微笑代表着志愿者的精神,我们的坚守寓意着郑州青年的风骨,即使汗流浃背也毫不松懈,要以最好的状态面对每一位观众。”

牛滢接着说:“每次站岗的时候我都能听见不远处传来的音响声,感受到现场的热烈气氛,我们都很想去场内看一看开幕式的盛况,但是我们不会离开自己的岗位。开幕式可以看电视重播,但是服务盛会的机会可能只有这一次,我希望用我们的微笑和服务让到达现场的每一个人都感受到郑州的热情。”

时间:9月8日19时

地点:各代表团方阵候场区

人员:礼仪服务支队

郑州澍青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志愿者主要负责接待和引领各少数民族代表团。为了让代表团可以顺利地演出和走场,志愿者们不仅要提前熟悉各个路线,还要设计很多应急方案。当得知要接待哪个地区的代表队后,每名志愿者都自发地学习了解当地的风俗习惯,希望可以给远方的客人带来很好的服务体验,让大家感受到河南人民的热情。志愿者赵千爽表示:“这次礼仪接待任务让我开阔眼界,增长了不少人生阅历。我们都下定决心,要共同把礼仪队打造成一支精良的队伍,让全国各地记住郑州,记住河南,为家乡增光添彩。”

时间:9月8日20时

地点:体育场E113猫洞

人员:定点服务支队

河南工业大学学生罗国成站在距离开幕式演出现场最近的地方,却没有往舞台多走一步、多看一眼。身为定点服务支队的成员,他们身姿挺拔,信念坚定,对体育场内所有区域、通道、猫洞位置熟稔于心,全力做好定点引导服务,为观众指引最近最快最安全路线,绝不让观众多走一步路。

时间:9月8日23时

地点:郑州奥体中心南门

人员:座席服务支队

夜已深,灯光暗下,郑州奥体中心内逐渐恢复宁静,座席服务支队的656名志愿者排着整齐的队伍最后一批有序撤离。

作为开幕式上任务量最重、岗上服务时间最长的一个支队,他们的脚步已略显沉重,但一张张年轻的脸上都洋溢着快乐而满足的笑容。

河南中医药大学学生牛汀和外场志愿者牛滢是一对儿双生姊妹花,她略带遗憾地告诉记者,因为不在同所学校,也不属同个支队,在郑州奥体中心演练和正式演出的这段日子,她几乎从没在现场遇到过姐姐:“我们座席支队要负责引导观众入场就座,反映并协助解决观众提出的问题和意见,结束后引导观众有序离场,然后集中乘车返回学校。姐姐在场馆外的志愿者服务站,我在场内,只有休息时才能联系对方,互相加油,一起努力为赛会服务。”

时间:9月9日零时

地点:开幕式志愿服务联络群内

人员:全体赛事志愿者

志愿服务指挥部协调联络员霍然仍在细致地挨个询问和统计乘车返校情况,确保14所高校的2932名开幕式赛会志愿者全部安全返回。这些天来,参与开幕式的每名成员都竭尽全力,超负荷运转也绝不喊难,誓为全体观众和八方来宾呈上最完美的视听盛宴。

这是属于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开闭幕式赛会志愿者的十二时辰,也是服务本届全国民族运动会赛会志愿者日常工作的一个缩影。开幕式序曲奏响,在赛会期间的每一天,在被需要的每一处,赛会志愿者那抹标志性的渐变红,将化作一股股暖流,共同温暖来郑的客人。

本版图片均为郑报全媒体记者

河宁 丁友明 马健 周甬 廖谦 李焱 白韬

唐强 宋晔 李利强 王秀清 摄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