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民族的大团结 你我的运动会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万人联欢结束后 炎黄广场洁如初
54项非遗项目集中亮相 尽展中原传统文化魅力
“一路走一路拍, 可还觉得看不够”
郑州人的热情满满当当
跳上一段藏舞 致敬郑州人民
动静结合刚柔并济 少林功夫圈粉无数
千名“小红象”非常亮眼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54项非遗项目集中亮相 尽展中原传统文化魅力

郑报全媒体记者 翟宝宽

造型古朴的泥咕咕、奇巧瑰丽的唐三彩、灵动逼真的皮影戏、青素典雅的汝瓷、特色鲜明的年画、栩栩如生的面塑……昨日,在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民族大联欢游园区现场,100多名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带着54项非遗项目精彩亮相,尽展中原传统文化魅力。

在民间技艺非遗项目——中原石磨豆腐的展台旁,不少人忍不住体验了一把磨豆腐的乐趣。来自云南代表团的运动员吴怡颖在体验后告诉记者:“我外婆家也有石磨,但大多用来碾茶,跟这边不太一样。刚刚看到以后有一种特别亲切的感觉,所以想来体验一下。”

“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瓷的珍品以极高的艺术成就闻名于世,其中的钧瓷、汝瓷和官瓷都出现在本次非遗展演上。在钧瓷的展台前,精美的陶瓷艺术吸引了大量的观众。“钧瓷是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河南的骄傲,我想通过这次民族大联欢,让更多的全国各民族同胞了解钧瓷文化,了解我们中原大地。”钧瓷艺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任星航对记者说。

“中原文化真是博大精深,我其实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一点了解,但是今天这么多非遗都聚到一起,真是很难得,河南这个东道主做得太好了。”在罗山皮影的非遗展示台旁,来自江苏代表团珍珠球项目的领队李海燕对记者说,“我已经在现场买了好几种非遗展品,打算回去以后跟我的家人和朋友分享,让他们也了解一下厚重的中原文化!”

据了解,本次展演是郑州历史上参加非遗展演人数最多、年龄跨度最大、技艺最全的一次活动。100多位国家级、省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中,既有90多岁的老艺术家,也有充满活力的新生代。他们展演的非遗项目包括陶瓷拉坯、泥彩塑制作、雕刻、编印、民间技艺等八大类传统技艺。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