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封面 4下一版
缅怀光辉历史 共创复兴伟业
不忘初心 担当实干 狠抓落实 奋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陇海大院暖心团结宴
央视聚焦“民族团圆饭”
以饱满的政治热情 扎实开展主题教育
“北斗+”科技应用 走向郑州百姓生活
一块月饼跨越万水千山 一场团圆温暖各族心田
导 读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陇海大院暖心团结宴
来自云南玉溪的哈尼族姑娘倪玉芬在陇海大院和各族兄弟姐妹一起过生日
扫二维码看 新华社报道

郑报全媒体记者 石闯 文 马健 图

一个人牵动一个院,一个院温暖一群人。

9月的郑州,因为一场宏大盛会,万众瞩目;

中秋的郑州,因为一场热闹联欢,如沐春风。

涓涓细流汇聚成欢乐海洋,共同烘托出这座大爱之城的底色。

9月12日晚,飘着蒙蒙细雨,却挡不住团聚的脚步。“感动中国”爱心集体“陇海大院”邀请参加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运动员来家做客,举办一场主题为“月饼甜,石榴红,民族亲,中原情”的暖心“团结家宴”,共庆中秋。

一个心愿:

“想请大家来家里坐坐”

“中秋佳节,与家人欢聚一堂是每个人热烈的期盼。但很多人因为参加全国民族运动会,远离家乡和亲人,我就想请大家来家里坐坐,这个节日我们一起过。”12日傍晚,在郑州市二七区幸福路5号院,68岁的高新海说。

9月8日,行动不便的高新海在家观看了央视直播的全国民族运动会开幕式;12日,又看了民族大联欢直播。“很壮观、很精彩、很震撼。”他发自内心地为生他养他的家乡郑州感到骄傲和自豪,心里也特别感动。

中秋佳节到了,他产生了一个强烈愿望:设家宴邀请运动员共度中秋。“就是想请大家来家里坐坐,表达郑州人的热情和好客。”

听到这个消息,“陇海大院”沸腾了。常思军来了、樊石头来了、孙庆芝来了、闫和平来了……有的下厨、有的打扫……很快,黄河鲤鱼、新郑大枣、荥阳河阴石榴、道口烧鸡、焦作山药、开封西瓜、信阳毛尖等河南特色饭菜、瓜果,都张罗齐了。

一场相聚:

“太感动,我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傍晚6时起,身穿民族盛装的姑娘、小伙们陆续地来了,大家围坐在桌子旁边,和高新海以及邻居们聊着家常。

“我们都喜欢叫高新海‘三哥’,逢年过节,大家都会来这里聚集,这成了一个不变的约定。”被称为“指导员”的常思军感慨地说,“虽然平时人来人往,但今天格外喜庆。”

常思军说,高新海是一个不幸的人,1976年突患急性横贯性脊髓炎致高位截瘫,家人又接连离世。“但他又是一个幸运的人,洗澡、理发、做饭、下床、生病陪护……43年来,邻居们对他的照顾从未间断,真情相待,不离不弃。”

一番介绍后,令在座的运动员感慨不已,“别看‘陇海大院’地方小,但是容量大,是大爱的象征。”大家用歌舞表达了喜悦的心情。

第一个站起来的是新疆维吾尔族姑娘阿依古丽·吐然,她跳起了欢快的舞蹈。

(下转二版)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