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民族的大团结 你我的运动会 上一版3  4下一版
全国媒体记者感受郑州“新气象”
在中原大地找到 宾至如归的感觉
一个传承着荣耀的 名字——“查干扎那”
独竹漂比赛首日 运动员斗智斗勇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在中原大地找到 宾至如归的感觉

郑报全媒体记者 张 倩

13日下午,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组委会,在郑州奥体中心新闻发布厅举行发布会,就参加本届全国民族运动会的云南代表团、湖北代表团的参会情况和民族事业发展情况进行发布。

据云南代表团副团长、云南省民族宗教委副主任李正洪介绍,云南代表团共计545人(含少数民族代表16人、观摩团30人),其中竞赛项目领队、教练、运动员共246人;表演项目领队、编导、运动员共212人。本届全国民族运动会,云南代表团参加了所有17个竞赛项目的比赛,组织了10个表演项目参加比赛。截至13日下午,云南代表团竞赛项目共获得9个一等奖,26个二等奖,17个三等奖。表演项目也完成了第一轮的比赛。接下来的比赛中,云南健儿将以高昂的斗志、饱满的热情和最佳的竞技状态,在赛场上顽强拼搏,赛出水平、赛出友谊,努力实现云南代表团“安全、团结、精彩、节俭”的参赛目标。

“这次到郑州参加全国民族运动会,我有很深的感触,郑州非常重视民族体育事业,基础设施建设、场馆建设高水平、高质量;组织、服务高标准,给各参赛代表队在中原大地取得良好成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李正洪接受采访时说,“郑州发展变化很大,城市管理水平高,在当好东道主方面,郑州充分体现出了中原人民的热情、好客,虽然是从边疆到内地,但是在中原大地上也感受到了宾至如归的感觉,让参赛人员实现了把‘驻地’当成‘主场’的比赛愿望。”

“湖北省是一个多民族省份,56个民族俱全,是全国8个既有自治州又有自治县,还有民族乡的省份之一。”据湖北代表团秘书长,湖北省民宗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吴红娅介绍,此次湖北代表团组团规模达402人,为历届之最,少数民族人员共262人,占代表团人数的65%,占运动员人数的69%。在本届全国民族运动会上,湖北省代表团参加11个竞赛项目和8个表演项目的角逐。

截至13日下午,湖北代表团在蹴球、民族武术、陀螺、板鞋竞速、龙舟、民族式摔跤、高脚竞速项目中获得1个一等奖、4个二等奖、22个三等奖。

据湖北代表团表演项目总教练、三峡大学体育学院教授任丽萍介绍,本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比上一届整体水平提高了很多,今后将进一步加强研究和学习,深入挖掘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将民族性、传统性、观赏性、体育性、群众性融为一体,充分展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展示湖北健儿风采。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